《杜鹃》
时间: 2025-01-10 22:48: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甫的《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白话文翻译:
在西川有杜鹃,而东川却没有。
涪陵和万源都没有杜鹃,云安却有杜鹃。
我曾经游历锦城,住在锦水边上。
那里有一顷多的竹林,乔木高耸入天。
杜鹃在暮春时节来到,悲鸣在其中。
我见此情常常再拜,仿佛是古代帝王的灵魂。
杜鹃为其子筑巢,其他百鸟不敢怒视。
它仍然为小鸟喂食,礼仪如同供奉至尊。
鸿雁和羔羊,自古以来就懂得礼节。
飞行与跪乳,懂得次序如同知恩。
圣贤的古法则,传递给后世。
你看那些鸟类的情感,仍然理解杜鹃的事情。
如今忽然在暮春间,我却病了整整一年。
身体病痛不能拜见,泪水像泉水般涌出。
注释:
- 杜鹃:一种鸟,因其哀鸣而著称,常与悲伤情绪联系在一起。
- 锦城:指成都,古称锦城。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古帝魂:指古代帝王的灵魂,表达对古代礼仪和传承的敬仰。
- 百鸟:指各种鸟类。
- 鸿雁:一种鸟,象征着信使,古代常用来比喻传递信息。
- 跪乳:指鸟类喂养幼鸟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历经安史之乱,生活困苦。他的诗歌以写实见长,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
创作背景: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其生活困顿之际,因病在家中,思考生死与自然之道,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古代礼仪的追忆。
诗歌鉴赏:
《杜鹃》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篇,杜甫通过描绘杜鹃鸟的哀鸣,反映了对生命、礼仪和古代文化的深思。诗中开篇对杜鹃的分布进行地理上的描述,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对比,暗示着诗人在不同地域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
在描绘自己在锦城的生活时,诗人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尤其是竹林与高大的乔木,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象。然而,随着杜鹃的到来,哀鸣与悲伤的情感充斥其中,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情感上的转变引发了诗人对古礼的敬仰与思考。
杜甫在诗中将杜鹃的哀鸣与古代帝王的灵魂相联系,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对现状的不满。百鸟的行为与杜鹃的奉献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与传承。此外,杜甫在诗的最后,因病无法参加礼仪,泪水如泉水般流出,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古代文化的沉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开篇指出杜鹃的分布,形成地域对比。
-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进一步细化,强调杜鹃在不同地方的缺失与存在。
-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回忆在锦城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归属感。
-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宁静的氛围。
-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杜鹃的到来带来了悲伤的情绪。
-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将杜鹃与古代文化相联系,表达敬意。
-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表现杜鹃的母性,其他鸟类对其的尊重。
-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强调杜鹃对幼鸟的牺牲与奉献。
-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提及古代的礼仪与传统。
-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表现动物之间的情感与秩序。
-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反思古文化的传承。
-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通过鸟类情感,反映人类情感。
-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转折,表达个人的病痛与孤独。
-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结尾,流露出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地理上的对比(西川与东川),情感上的对比(自然与悲伤)。
- 拟人:杜鹃的哀鸣被赋予情感,显示出对生命的理解。
- 象征:杜鹃象征着母性与牺牲,古礼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以及人生病痛时的无奈与悲伤。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传统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母性、悲伤。
- 锦水: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
- 百鸟: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尊重。
- 泪泉:象征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杜鹃》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杜鹃鸟的行为
- C. 个人的病痛和对古礼的思考
- D. 人与自然的关系
-
“鸿雁及羔羊”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古代的礼仪
- C. 自然的美丽
-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杜鹃》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古礼的追忆与个人的病痛,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于离别与时光的流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共同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