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院牡丹》

时间: 2025-01-11 01:36:20

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白话文翻译:

薄薄的叶子在微风中依偎着,枝条轻盈得无法抵挡雾气的侵袭。
盛开的花朵似乎在躲避客人,淡淡的颜色只为依偎僧人。
粉色的墙壁正映照着水波,缃色的帷幕刚刚卷起灯火。
倾城的人儿只在等待一笑,要用多少缯绸才能裂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薄叶:指的是牡丹的叶子,形状细薄。
  • :依靠、依偎。
  • 轻雾:轻盈的雾气。
  • 避客:似乎在躲避客人,表现牡丹的含蓄。
  • 缃帏:指的是黄色的帷幕。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避客”意象,暗示了牡丹的高洁与难以接近,传达出一种隐逸的美感。这种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见,象征着文人雅士追求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僧院牡丹》创作于李商隐生活的唐代中期,那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李商隐作为士人,内心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身的情感。

诗歌鉴赏:

《僧院牡丹》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描绘了牡丹在微风轻抚、雾气缭绕中的娇嫩姿态,创造出一种清新而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开先如避客”形象地表现了牡丹的孤高和不愿被打扰的性情,暗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则展现了僧院的静谧和温馨,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安逸的美。“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暗示着在这美丽的景象中,似乎需要更多的绫罗绸缎来绽放其光彩。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而不伤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叶风才倚:轻薄的叶子在微风中依偎,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2. 枝轻雾不胜:轻盈的枝条在雾中显得脆弱,营造出一种柔弱的美感。
  3. 开先如避客:花朵的开放如同在躲避客人,体现了对外界的谨慎与矜持。
  4. 色浅为依僧:淡淡的色彩似乎是为了依偎在僧人旁边,寓意着纯洁与恬静。
  5. 粉壁正荡水:粉色的墙面在水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生动,展示了环境的静谧。
  6. 缃帏初卷灯:刚刚卷起帷幕,点燃灯火,暗示着夜晚的来临和宁静的氛围。
  7. 倾城惟待笑:倾城的人儿在等待一个笑容,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渴望。
  8. 要裂几多缯:需要多少缯绸才能绽放美丽,暗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花与人情感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 拟人:牡丹似乎有自己的情感与意志,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渴望。牡丹的娇艳与孤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美丽与高洁。
  • 薄叶:代表脆弱与柔美。
  • 缃帏:象征宁静与恬淡。
  • 微风与雾:表现了自然的轻盈与朦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字是什么?
    A. 义山
    B. 玉溪生
    C. 孟浩然
    D. 白居易

  2. 诗中“开先如避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迎客人
    B. 孤独与矜持
    C. 欢乐与热情
    D. 忧伤与失落

  3. “倾城惟待笑”中“倾城”指的是?
    A. 牡丹
    B. 僧人
    C. 美丽的人
    D. 风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僧院牡丹》与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都描绘了花卉的美丽,但前者更强调孤高与内心的渴望,后者则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者在意象的处理上各有千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