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3:21:08

草痕深,春色浅。

幽恨如丝难剪。

新泪落,旧枝开。

芳魂逐梦来。

麝薰巾,香染袖。

凄绝碧堤垂柳。

凝远目,展双眉。

情付落梅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其一
草痕深,春色浅。
幽恨如丝难剪。
新泪落,旧枝开。
芳魂逐梦来。
麝薰巾,香染袖。
凄绝碧堤垂柳。
凝远目,展双眉。
情付落梅知。

白话文翻译

草地上的痕迹很深,春天的颜色却很淡。
幽暗的怨恨如细丝般难以剪断。
新泪流下,旧枝又开花。
芳香的灵魂追逐着梦而来。
麝香的香巾染上了衣袖的香气。
凄凉的碧堤边垂柳依依。
凝视远方,眉头微展。
我的情感只与落梅相知。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痕:草地上的痕迹,暗指春天的生机。
  • 幽恨:心中隐秘的怨恨或忧愁。
  • 新泪:刚落下的泪水,象征新的伤感。
  • 芳魂:指美好灵魂,常与爱情相关。
  • 麝薰巾:用麝香浸染的手巾,象征女子的柔美。
  • 碧堤:清澈的堤岸,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 落梅:落下的梅花,象征着过往的情感与离别。

典故解析
“幽恨如丝”可能暗指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细腻之处,尤其在描写离愁别绪时,常用丝线比喻难以割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是一位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于人性、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浓厚的个人风格与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其一》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草痕、春色等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开篇的“草痕深,春色浅”便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流逝之间的对比,深刻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诗中“幽恨如丝难剪”更是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对爱与失去的无奈。新泪与旧枝的呼应,突显了悲伤与希望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旧情的重现与新情的萌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麝薰巾,香染袖”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又忧伤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暖风中,感受着那种淡淡的香气与情感的纠结。最后两句“凝远目,展双眉”,不仅描绘了一个思考的状态,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纠结,似乎在期待与过去的某种联系。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象,展现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令人深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痕深,春色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草地的痕迹深刻,暗示着过往的记忆。
  • “幽恨如丝难剪。”: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怨恨,细腻而难以割舍。
  • “新泪落,旧枝开。”:新泪的落下与旧枝的开花形成对比,象征着伤感与希望的共存。
  • “芳魂逐梦来。”:美好的灵魂似乎在追逐梦想而来,暗示对未来的向往。
  • “麝薰巾,香染袖。”:香巾的细腻描写,增添了诗的柔美。
  • “凄绝碧堤垂柳。”:描绘了凄凉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
  • “凝远目,展双眉。”:表达了对远方的凝视与思考,暗示情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幽恨比作丝线,通过这种比喻,增强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灵魂拟人化,赋予其追逐梦想的能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痕:象征生命的痕迹与过去的记忆。
  • 春色:代表生机与希望。
  • 幽恨:隐秘而难以割舍的情感。
  • 芳魂:美好的情感与追逐梦想的象征。
  • 麝薰巾:柔美与爱情的象征。
  • 碧堤:春天的宁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恨如丝难剪”中的“幽恨”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2. 诗中的“新泪落,旧枝开”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伤感与希望
    C. 无所谓

  3. “麝薰巾,香染袖”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情感与思绪。
  • 温庭筠的《更漏子》:与此诗同名,展示了相似的情感主题。

诗词对比

  • 赵文漪的《更漏子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前者更着重于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后者则体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忧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歌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
  • 《赵文漪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