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时间: 2025-02-04 16:19:30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原文展示: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
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
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
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
识破色俱空。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他像小鹏鸟一样,渴望在万里高空中翱翔,但年岁已高,往日的游乐已不复存在。回首三十年来的经历,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东边的江水见证了这一切。与其谈论射雕的英勇,不如学习钓鱼翁的闲适。在这山中,何必多虑?我可以自斟自饮,也不妨换个环境,重新开始。蓬草与桑树的弓箭有什么意义呢?即使是微小的生命,都会有自己的分界。识破了世间的种种色彩,内心便能达到空灵的境地。捧起清澈的明月,长啸于青松之下,寄托我的情感。
注释:
- 壮志小鹏背:小鹏鸟,指年轻时的壮志。
- 马裘敝:马的皮毛破损,象征年老体衰。
- 楚尾吴头蜀口:指的是历史上楚、吴、蜀三国的地理位置,暗喻经历过的地方。
- 衮衮水之东:指东边的江水,衮衮形容水流的浩浩荡荡。
- 射雕手:传说中的英雄,象征英勇。
- 钓鱼翁:指闲适自在的渔夫,象征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壶觞自引:自斟自饮,表示不依赖他人。
- 蓬矢桑弧何事: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朝菌大椿:朝菌生命短暂,大椿长寿,象征不同的生命观。
- 识破色俱空:看透世间的一切,达到心灵的空灵。
- 掬润弄明月:捧起水中的明月,象征追求美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豪放派和清新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关注人生的真实与内心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戊申年,缘于为友人八窗叔寿辰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展现了李曾伯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通过“小鹏”意象传达了诗人心中依旧存在的壮志与理想,但接下来的“马裘敝”则揭示了年华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用丰富的历史典故,描绘了自己经历的三十载风雨,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诗人转向钓鱼翁的形象,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重新理解。诗中不仅有对过去的追忆,还有对当前的自我解脱与追求宁静的渴望,显得极为深刻。最后的“掬润弄明月”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展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是李曾伯诗歌中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志小鹏背:诗人自喻为小鹏鸟,渴望展翅高飞,反映出对理想的向往。
- 马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比喻年岁已高,昔日的游乐已无法重温,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回忆自己三十年的经历,暗示那些成就与回忆已成过往。
- 衮衮水之东:水流浩荡,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积淀。
-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鼓励自己放下英雄情结,向钓鱼翁学习,体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
- 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反思自己的存在价值,表达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 壶觞自引:强调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自足。
- 蓬矢桑弧何事:对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生的豁达。
- 朝菌大椿皆分:生命的短暂与长久的对比,强调对生命的思考。
- 识破色俱空:看透世间繁华,达到心灵的宁静。
-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通过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小鹏鸟比喻理想,钓鱼翁比喻闲适生活。
- 对仗:如“楚尾吴头蜀口”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水、松、月等自然意象象征诗人的情感与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关注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鹏:象征理想与抱负,代表年轻时的憧憬。
- 钓鱼翁:象征淡泊与知足,体现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水、月、松:自然元素,象征宁静与清澈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年轻的理想
- B. 过往的回忆
- C. 生命的短暂
- D. 自然的力量
-
诗人提到的“钓鱼翁”主要代表什么?
- A. 英雄
- B. 诗人
- C. 闲适生活
- D. 努力奋斗
-
“蓬矢桑弧何事”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思考
- C. 对理想的追求
-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同名作品,探讨人生与理想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思乡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李曾伯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苏轼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