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

时间: 2025-01-22 12:58:38

期会纷言不到诗,拙哉前计只心知。

纵当吏散庭空后,争似山行水泛时。

柳影半笼明处路,苇声轻窣暗边篱。

波神擅此三更月,定讶今宵欠笛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
作者: 张镃 〔宋代〕

期会纷言不到诗,拙哉前计只心知。
纵当吏散庭空后,争似山行水泛时。
柳影半笼明处路,苇声轻窣暗边篱。
波神擅此三更月,定讶今宵欠笛吹。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月亮照得如此明亮,却因约定的事情无法写出诗来,真是拙劣的计划,只能让我自己心里明白。即使等到官吏散去、庭院空寂的时候,也不如在山中行走、在水中漂浮的时光来得愉快。
柳影半遮明亮的路,芦苇轻轻摇曳在暗边的篱笆旁。
波神在这三更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或许今晚的月亮也会因为没有笛声而感到奇怪。

注释

  • 期会: 约定的会面。
  • 纷言: 多种言辞,形容事情复杂。
  • 拙哉: 拙劣,形容自己的计划不好。
  • 吏散: 官吏散去。
  • 山行水泛: 形容在山水之间游玩的乐趣。
  • 柳影: 柳树的影子。
  • 苇声: 芦苇发出的声音。
  • 波神: 这里比喻水神或水中的灵物。
  • 欠笛吹: 意思是缺少笛声的伴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约1050-1120),字仲明,号梦阮,南宋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地方官吏。张镃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湖之畔,正值三月,月色皎洁,诗人因与友人约定而未能作诗,内心感到惋惜。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是张镃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月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约定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怀。诗的开头,诗人自述无法写出诗句,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接着,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山水间的游玩,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柳影半笼明处路,苇声轻窣暗边篱”,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自然的静谧与优美。月光下的柳影和芦苇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最后,诗人提到“波神擅此三更月”,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是对月夜的深刻思考。月光下,水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心事,而诗人此刻又感到缺失了笛声的陪伴,这让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期会纷言不到诗: 约定的事情繁杂,让我无法写诗。
  2. 拙哉前计只心知: 之前的计划真是拙劣,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
  3. 纵当吏散庭空后: 即使等到官员离开,庭院清静之后。
  4. 争似山行水泛时: 也不如山水间的游玩时光来得愉快。
  5. 柳影半笼明处路: 柳影半遮住明亮的道路。
  6. 苇声轻窣暗边篱: 芦苇轻声摇曳在暗边的篱笆旁。
  7. 波神擅此三更月: 水神在这三更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
  8. 定讶今宵欠笛吹: 或许今晚的月亮也会因为没有笛声而感到奇怪。

修辞手法

  • 比喻: “波神擅此”将水与神秘的波神进行比喻,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 月亮和水波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 诗中“山行水泛”与“柳影苇声”形成了良好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自然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思乡的情感。通过描绘月夜景色,诗人希望在寂静的夜晚能唤起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柳影: 代表柔情与自然。
  • 苇声: 传达静谧与生机。
  • 波神: 象征神秘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期会纷言”,意思是: A. 约定的事情繁多
    B. 约定的事情少
    C. 没有约定的事情

  2. “柳影半笼明处路”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柳树在阳光下
    B. 柳影半遮明亮的道路
    C. 柳树在夜晚

  3. 诗人对缺少笛声的月光感到: A. 高兴
    B. 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描写月夜思乡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张镃与李白的月夜诗

  • 张镃的《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着重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情感细腻;
  • 李白的《静夜思》则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和激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表达月夜情感时的不同侧重点,一个偏重于自然描绘,一个偏重于情感直接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