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时间: 2025-04-27 17:24:50

末路萧条客子心,不堪徂岁更沉阴。

低檐雨滴睡眠少,败壁灯残感慨深。

不办典衣谋尽醉,尚能拥鼻作微吟。

交朋一散如天远,试向今宵梦里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末路萧条客子心,不堪徂岁更沉阴。
低檐雨滴睡眠少,败壁灯残感慨深。
不办典衣谋尽醉,尚能拥鼻作微吟。
交朋一散如天远,试向今宵梦里寻。

白话文翻译:

末路的萧条使我心中感到孤独,岁月已深,不堪忍受。
屋檐低下,雨滴不断,使我难以入眠,破败的墙壁上,灯光微弱,让我感慨更深。
即使我没有钱买新衣,只想借酒消愁,仍能轻声吟唱。
朋友们一散如天各一方,试图在今夜的梦中寻觅他们的身影。

注释:

  • 末路:指人生的最后阶段,形容处境困顿。
  • 萧条:形容冷清、荒凉的状态。
  • 不堪:无法忍受。
  • 沉阴:指阴沉、忧郁的情绪。
  • 低檐:房屋的屋檐低,形容环境的简陋。
  • 败壁:破旧的墙壁。
  • 灯残:残留的灯光,象征微弱的希望。
  • 典衣:指新衣,通常是指美好的生活状态。
  • 拥鼻作微吟:轻声吟唱,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
  • 交朋一散:朋友们一旦分开,关系便如天各一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感情真挚著称,尤其在表达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国家动荡之时。陆游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后,生活上也相对贫困,诗中流露出对过往友谊的怀念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雨夜》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便用“末路萧条”形容自己处境的凄凉,接着以“沉阴”表现出岁月的沉重与忧愁。诗中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在低檐雨滴下的孤独感。雨声、灯光的微弱、墙壁的破败,构成了一幅凄清的夜晚图景,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尚能拥鼻作微吟”一句,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却又透出一丝倔强,似乎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与吟唱的精神。而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深刻反映了陆游在艰难岁月中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末路萧条客子心:诗人感叹自己处境的困顿,心中感到孤寂。
    • 不堪徂岁更沉阴:岁月如梭,心中愈发沉重,难以忍受。
    • 低檐雨滴睡眠少:屋檐下雨声不断,影响了睡眠,突显孤独感。
    • 败壁灯残感慨深:破旧的墙壁和微弱的灯光让诗人感慨万千。
    • 不办典衣谋尽醉:虽无新衣可穿,但仍想借酒消愁,表现出一种无奈。
    • 尚能拥鼻作微吟:即便困顿也不忘吟唱,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
    • 交朋一散如天远:朋友分散如天各一方,表达对友情的思念。
    • 试向今宵梦里寻:试图在梦中寻找旧友的身影,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比如“末路萧条”与“交朋一散”的对比,突显了孤独的深重。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谊的怀念,以及在困境中仍不放弃艺术追求的精神。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忧愁,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低檐:代表简陋的生活状态,反映诗人的困境。
  • 灯光:微弱的灯光象征希望的渺茫。
  • :破败的墙壁象征着诗人所经历的风雨与岁月的磨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末路萧条”指的是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生活富裕
    • B. 处境困顿
    • C. 旅行愉快
  2. “低檐雨滴”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自信
  3. 诗中提到的“交朋一散”是指什么?

    • A. 朋友聚会
    • B. 朋友们的分离
    • C. 朋友的到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雨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感与对友情的思念。陆游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而杜甫则在怀念兄弟情谊的同时,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首诗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