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时间: 2025-01-10 22:05:39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饮酒·其五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世间的村庄里建了房子,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我问你,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心远离尘世,自然地就偏安于此。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地看见南山。
山间的气息在日落时分是如此美好,飞鸟也一同归来。
这里面有真意,想要说清楚却已忘记了言辞。

注释:

  • 结庐: 建造房屋。
  • 人境: 人类所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相对。
  • 车马喧: 车马的喧闹声,指世俗的喧嚣。
  • 心远地自偏: 心远离世俗的烦扰,所在之地自然就显得偏僻。
  • 悠然: 形容心情的从容、安闲。
  • 山气: 山中的气候和氛围。
  • 欲辨已忘言: 想要用言语表达却已忘记了如何去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世俗的逃避。这首诗是他探讨隐逸生活哲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田园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反映了诗人对逃离世俗喧嚣的渴望。这里的“心远地自偏”不仅揭示了隐逸生活的真谛,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超然与自得。

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象,展现了陶渊明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山色宜人,飞鸟归巢,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道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境界的深刻感悟,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陶渊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在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世俗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居所,虽然身处人间,却远离了喧嚣的车马声,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人自问为何能如此闲适,回答是因为内心远离世俗,便能自然地找到安静之地。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场景,采菊的快乐和南山的美丽相得益彰。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赞美山间的气候和归来的飞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最后总结了自然生活的深刻意义,想要表达却无从言说,体现了言语的局限。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人境”与“宁静”的对比,突出隐逸生活的美好。
    • 意象: “菊花”“南山”“飞鸟”等意象,构建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 隐喻: 诗中“心远”隐喻着精神的自由与追求自然的心灵状态。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自在与超脱,表现了陶渊明对世俗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菊花: 在古代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隐逸,代表着诗人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 南山: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安宁,是诗人内心理想的寄托。
  • 飞鸟: 代表自由和归宿,传达出一种畅快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繁华的热爱
    答案: B

  2. 诗中“心远地自偏”是什么意思? A. 远离城市
    B. 心灵超脱,安于自然
    C. 偏僻的地方最好
    答案: B

  3. “采菊东篱下”中的“菊”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隐逸和高洁
    C. 诗人的痛苦
    答案: B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1. 《陶渊明全集》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田园诗的美学探讨》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