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三十 赵蕃 〔宋代〕
三径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 那知欲去去不及,病卧他州空断魂。
白话文翻译:
尽管三条小径已经荒芜,但菊花依然盛开;重阳节时想象着露水滋润的花朵繁茂。 哪知道想要离开却来不及,病倒在异乡,心中空自悲伤。
注释:
- 三径:指三条小径,这里象征着家园。
- 菊尚存:菊花依然盛开,象征着坚韧和不屈。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有赏菊的习俗。
- 露花繁:露水滋润的花朵繁茂,形容景象美丽。
- 那知:哪知道。
- 欲去去不及:想要离开却来不及。
- 病卧他州:病倒在异乡。
- 空断魂:心中空自悲伤,形容极度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他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旅行后所作,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病痛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潭州旅行后所作,可能是因为病痛无法及时返回,心中充满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病痛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芜的小径上依然盛开的菊花,以及重阳节时想象中的繁茂花朵,表达了对家园的深切思念。诗中的“那知欲去去不及,病卧他州空断魂”则抒发了因病痛无法及时返回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径虽荒菊尚存”:尽管家园的小径已经荒芜,但菊花依然盛开,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重阳想见露花繁”:重阳节时想象着露水滋润的花朵繁茂,形容景象美丽,也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
- “那知欲去去不及”:哪知道想要离开却来不及,表达了对无法及时返回的无奈。
- “病卧他州空断魂”:病倒在异乡,心中空自悲伤,形容极度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菊尚存”比喻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想象:通过想象重阳节的繁茂花朵,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
- 对仗:“三径虽荒菊尚存”与“重阳想见露花繁”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病痛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家园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三径:象征着家园。
- 菊尚存: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重阳:象征着节日和团圆。
- 露花繁: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径”象征着什么? A. 家园 B. 道路 C. 花园 D. 田野
-
诗中的“菊尚存”表达了什么精神? A. 柔弱 B. 坚韧 C. 悲观 D. 乐观
-
诗中的“重阳想见露花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念 D. 无奈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病痛的无奈。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病痛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赵蕃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