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白话文翻译:
小山破碎的身影悠然倚靠,落日下的梨花映照着空旷的墙壁。
诗可以让人怀念,却也使人妒忌那风流才子,画作与将军之间成为了强敌。
注释:
- 小山:指山的形状,或象征一处宁静之地。
- 破体:意为山体的外观破碎,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闲支策:悠闲地倚靠着马策,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落日: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梨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也暗示着诗人的情感。
- 妒风流:妒妒那些风流才子,表现出对才华的羡慕。
- 画与将军作勍敌:画作与将军之间的对立,可能反映了文人和武将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季长,唐代诗人,生于公元七百四十六年,卒于公元七百九十年,属于初唐诗人之一。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颀生活的晚期,正值唐代中期,社会上文人和武将的矛盾逐渐显现,文人地位的提升与士人家庭的变迁促使他关注社会的变化,表达了他对风流才子和将军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张諲山水》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开篇以“小山破体闲支策”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山体的破碎和悠闲的姿态,给人以孤独而安静的印象,似乎在隐喻着诗人的内心感受。
接下来的“落日梨花照空壁”,则通过落日和梨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梨花则代表着青春的美好,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堪记室妒风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风流才子的嫉妒之情,反映出他对文人地位的思考和对自己的不满。而“画与将军作勍敌”则揭示了文人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暗示着在这个时代,文人的内心斗争与外部压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展现出李颀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山破体闲支策:描绘了一个破碎的山体,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 落日梨花照空壁:通过落日和梨花的映照,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景象。
- 诗堪记室妒风流:表达了诗人对风流才子的羡慕与妒忌,反映出社会的竞争与压力。
- 画与将军作勍敌:暗示文人和武将之间的对立,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梨花、落日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人地位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揭示了文人与武将之间复杂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象征宁静与孤独,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 梨花:象征美丽与纯洁,蕴含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画:代表文人的艺术追求,体现了文人与武将之间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
“落日梨花照空壁”中的“落日”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战争 -
诗中提到的“画与将军作勍敌”反映了什么? A. 文人与武将的矛盾
B. 文人之间的竞争
C. 自然景色的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李颀的作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李颀更注重人文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李颀的诗歌更显细腻和忧伤,而王之涣则体现了豪放与壮丽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