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他乡 张耒 〔宋代〕 身寄他乡远,心惊土俗殊。闾阎讳冠带,小弟笑诗书。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余。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
白话文翻译:
我身在他乡遥远之地,心中惊异于当地风俗的不同。乡间百姓忌讳穿戴冠带,小孩子们嘲笑诗书学问。韩国政治动荡之后,商业上的顽固习气依然残留。不知何时才能乘船东归,笑着品尝楚地的鱼脍。
注释:
- 身寄他乡远:指作者身处异乡,远离家乡。
- 心惊土俗殊: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感到惊讶和不同。
- 闾阎讳冠带:闾阎指乡间,讳冠带表示当地人不习惯穿戴正式的服饰。
- 小弟笑诗书:小孩子们嘲笑读书人的学问。
- 韩国纵横后:指韩国政治上的动荡和变化。
- 商顽习尚余:商业上的顽固习气仍然存在。
- 几时东去棹:棹指船桨,这里指乘船东归。
- 笑脍楚乡鱼:笑着品尝楚地的鱼脍,表示怀念家乡的食物。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感受,对当地风俗的不适应,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旅行或流放经历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个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异乡与家乡的风俗习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心惊土俗殊”和“小弟笑诗书”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陌生感和文化冲突,而“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则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回归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典型的思乡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寄他乡远”: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和遥远。
- “心惊土俗殊”: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异乡风俗的不适应和惊讶。
- “闾阎讳冠带,小弟笑诗书”: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当地文化与作者所熟悉的文化的差异。
- “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稳定因素和商业上的顽固习气。
- “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以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归乡愿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异乡与家乡的风俗,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 象征:“笑脍楚乡鱼”象征着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美好回忆。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具体的细节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回归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他乡”:象征着陌生和孤独。
- “土俗殊”:象征着文化差异和冲突。
- “东去棹”:象征着回归和家的方向。
- “楚乡鱼”: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温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闾阎讳冠带”指的是什么? A. 当地人忌讳穿戴冠带 B. 当地人喜欢穿戴冠带 C. 当地人不知道冠带是什么
- 诗中“笑脍楚乡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异乡的喜爱 B. 对家乡的怀念 C. 对食物的厌恶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旅行见闻 B. 思乡之情 C. 商业习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他乡》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对异乡风俗的不适应,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