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夏
好在薰风入舜弦,
杨花飞去了三眠。
迎眸新绿初长日,
回首残红又隔年。
香满蜜脾蜂翅懒,
泥乾画栋燕巢全。
多情无奈春归去,
赖是园林煮酒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作者感叹在薰风中,春天的气息似乎依然萦绕,而杨花已随风飘去,告别了春日的宁静。初夏的阳光透过新长出的绿叶,显得格外鲜明,回头望去,残留的春花已经是去年之事。蜜蜂懒洋洋地停在花上,泥土干燥,燕子已经在画栋上筑巢。虽然对春天的眷恋无奈已去,但园林中煮酒的时光却令人陶醉。
注释:
- 薰风:温暖的风,指春天的和风。
- 舜弦:古代乐器,这里用作比喻春天的音乐。
- 三眠:指春天的美好时光已过去,暗指杨花的飞散。
- 新绿:初夏时节,新生的绿叶。
- 残红:春天花朵的残余,象征春天的逝去。
- 蜜脾:盛蜜的蜂巢。
- 画栋:装饰精美的房梁,暗指燕子的巢穴。
- 煮酒天:指在园林中喝酒的惬意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归去”反映了古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张弘范在元代生活,诗歌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弘范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初夏时节,正值春去夏来的交替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夏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初夏》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情感变化。开篇以“薰风入舜弦”引出初夏的温暖气息,鲜活地描绘出春风的舒适与惬意。接着,诗人通过“杨花飞去”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离去,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迎眸新绿初长日”,诗人的情感从对春天的怀念转向对夏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香满蜜脾蜂翅懒”描绘出初夏的繁忙景象,使得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人的生活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对夏日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生,令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好在薰风入舜弦”: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令人心情愉悦。
- “杨花飞去了三眠”:杨花随风飘散,象征春天的结束。
- “迎眸新绿初长日”:初夏新绿的景象映入眼帘,阳光更加明亮。
- “回首残红又隔年”:回头望去,剩下的春花已是去年的事。
- “香满蜜脾蜂翅懒”:蜜蜂在花间懒散地飞舞,花香四溢。
- “泥乾画栋燕巢全”:燕子在干燥的泥土上筑巢,生机勃勃。
- “多情无奈春归去”:对春天的眷恋无奈已去,春天终究离去。
- “赖是园林煮酒天”:园林中与友人共饮,享受夏日的惬意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薰风入舜弦”,将春风比作美妙的乐曲。
- 拟人:如“蜂翅懒”,赋予蜜蜂以懒散的情态,增加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表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追忆。
意象分析:
- 薰风:代表春天的温暖气息,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杨花:象征春天的离去,蕴含惆怅的情感。
- 新绿:代表初夏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 残红:象征春天的遗留,表达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 蜜脾:代表自然的丰饶与美好,暗示生活的甜蜜。
- 燕巢:象征家庭与安宁,传达温馨的生活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初夏》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弘范
C. 杜甫 -
诗中“杨花飞去”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兴奋 -
“香满蜜脾蜂翅懒”中,蜜蜂的状态是: A. 忙碌
B. 懒散
C. 活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 by 李清照
- 《夏日南亭怀辛大》 by 梅尧臣
诗词对比:
- 《初夏》与《夏日绝句》:
- 两首诗均描绘了夏天的景象,但《初夏》更多地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而《夏日绝句》则是直接展现夏日的炎热与孤独感。前者情感细腻,后者则情感更加直接且强烈。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弘范的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