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端履》

时间: 2025-01-11 15:11:39

太守忧民只寸心,按行安得百其身。

烦君为我家家问,要使重崖处处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李端履
马光祖 〔宋代〕

太守忧民只寸心,
按行安得百其身。
烦君为我家家问,
要使重崖处处春。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太守心中只挂念百姓,
如何能照顾到自己的安危呢?
麻烦你去问问我的家人,
要让高耸的山崖上处处春意盎然。

注释:

  • 太守:地方官,负责治理一方的官员。
  • 忧民:关心百姓的疾苦。
  • 按行:照顾、处理事务。
  • 烦君:麻烦您。
  • 家家问:询问每一个家庭。
  • 重崖:高耸的山崖,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环境。
  • 处处春:比喻希望和生机,寓意生活的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太守”和“忧民”体现了古代官员应有的职责和情怀,表达了关心百姓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马光祖(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马光祖关注民生,体现了对地方官员职责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牵挂。

诗歌鉴赏:

《赠李端履》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和对友人的诚挚期望。开头两句中,诗人以“太守忧民只寸心”来描绘官员的责任感,强调了心系百姓的重要性。在古代,官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理,更需关心民生,面对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太守内心的焦虑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接下来的“按行安得百其身”则是对这种责任的深刻反思,阐释了在繁重的公职之下,如何去兼顾自己的安危和民众的福祉,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沉重。

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请求,表现出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和希望。诗人请求友人去探望家庭,希望在重崖之地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渴望。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的情感,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太守忧民只寸心”:太守心中只挂念百姓的疾苦,表达了官员应有的责任感。
    2. “按行安得百其身”:在处理公务时,如何能照顾到自己的安危,反映了官员面临的矛盾。
    3. “烦君为我家家问”:请求友人去关心自己的家庭,表现出对亲人的关怀。
    4. “要使重崖处处春”:希望在艰难环境中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忧民”与“安得”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用“处处春”比喻美好的生活,传达出希望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太守:象征着责任与牺牲。
  • 重崖:代表艰难的环境,暗示百姓的生活困境。
  • :寓意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太守”指的是哪个社会角色?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D. 学者

  2. “重崖”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生活的艰难
    C. 官员的责任
    D. 家庭的温暖

  3. 诗中对“春”的描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希望与期待
    C. 怀旧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表达了在动乱中对家国的忧虑。与马光祖的《赠李端履》相比较,杜甫的作品更为沉重,而马光祖则在忧虑中夹杂了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马光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