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郑广安
作者: 阳枋 〔宋代〕
壮节从于卯,奇功岁转新。
有片皆鼓勇,无战不鏖尘。
棠国香凝月,榆阔梦熟春。
吁嗟河北地,今日尚终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广安的哀悼与怀念。开头描绘了壮志豪情的节操和他过往的卓越成就。接着提到他在战斗中无畏的勇气,表现出他在战场上的英勇。然后,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棠梨花香气在月光下的静谧以及榆树在春日里梦幻般的繁茂。最后,表达了对河北故土的感慨,感叹今日已无郑广安这样的人才。
注释
- 壮节:指壮烈的节操、志气。
- 卯:古代地支之一,象征着新的开始。
- 奇功:指非凡的功绩。
- 鏖尘:战斗中的尘土,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
- 棠国:指棠梨树,象征着美好的春天。
- 榆阔:榆树的茂盛,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 吁嗟:叹息,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的惋惜。
- 终臣:指忠诚的臣子,此处感叹失去有才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广安去世之际,表现出对他崇高品质和丰功伟绩的追念,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挽郑广安》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对好友深切怀念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壮节从于卯”点明郑广安的壮志未酬,接着“奇功岁转新”表现出他在生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显示出诗人对他的赞美与崇敬。诗中“无战不鏖尘”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反映了郑广安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更映衬出他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
通过“棠国香凝月”和“榆阔梦熟春”的意象,阳枋将个人的哀思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悲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和深度,既有对郑广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反思。
最后一句“今日尚终臣”则是对历史的沉重感叹,表达了对人才流逝的痛惜,蕴含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整首诗在感情上层次分明,情景交融,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壮节从于卯:指郑广安的英勇气节始于卯时(象征新的开始)。
- 奇功岁转新:他在战斗中取得的非凡成就,转瞬即逝。
- 有片皆鼓勇:每一次战斗都激发他的勇气。
- 无战不鏖尘:每场战斗都充满激烈和硝烟。
- 棠国香凝月:描绘出春天的美景,寓意着他生前的美好记忆。
- 榆阔梦熟春: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
- 吁嗟河北地:对故土的感慨与怀念。
- 今日尚终臣:感叹郑广安的离去,忠诚的臣子已不再。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壮节”与“奇功”,显示出诗的结构美。
- 比喻:如“棠国香凝月”,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郑广安的追忆,表现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忧虑。
意象分析
- 棠国:象征美好与优雅,代表春天的生机。
- 榆树:象征长久与坚韧,寓意着希望的延续。
- 河北地:代表故乡,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壮节从于卯”意指什么?
- A. 开始新的征程
- B. 结束的时刻
- C. 生活的平淡
-
“棠国香凝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战争的厌恶
- C. 对自然的无感
-
诗中的“吁嗟河北地”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叹?
- A. 自然景色
- B. 逝去的人才
-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阳枋与杜甫在挽友诗中的情感表达,阳枋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