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氏北溪》
时间: 2025-02-04 15:35: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氏北溪 文同 〔宋代〕 石龟州北群峰起,一去距城无十里。 烟岚秀气护岩扃,松菊清香泛溪水。 轻裘肥马正荣耀,春韮秋菘任凋毁。 待将底物勒移文,谷口浓云白如纸。
白话文翻译:
在石龟州北面,群山耸立,距离城市不过十里。 山间的烟雾和秀美的气息环绕着岩石的门户,松树和菊花的香气在溪水中弥漫。 穿着轻裘骑着肥马的人正享受着荣耀,而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菘菜却任由它们凋谢和毁灭。 我打算用什么来刻写这篇移文呢?山谷口的浓云白得像纸一样。
注释:
- 石龟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群峰起:形容山峰众多,耸立。
- 距城无十里:距离城市不超过十里。
- 烟岚秀气:山间的烟雾和秀美的气息。
- 岩扃:岩石的门户,指山洞或山口。
- 松菊清香:松树和菊花的香气。
- 轻裘肥马:穿着轻裘骑着肥马,形容富贵人家的生活。
- 春韮秋菘: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菘菜,指普通农作物。
- 任凋毁:任由它们凋谢和毁灭。
- 勒移文:刻写移文,移文是一种古代文体。
- 谷口浓云白如纸:山谷口的浓云白得像纸一样。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石龟州北面群山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轻裘肥马正荣耀,春韮秋菘任凋毁”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冷眼旁观和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石龟州北面群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烟岚秀气护岩扃,松菊清香泛溪水”一句,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自然景物显得生动而有灵性。后两句“轻裘肥马正荣耀,春韮秋菘任凋毁”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淡漠和对自然生命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 首句“石龟州北群峰起,一去距城无十里”,直接点明了地点和距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山景图。
- 第二句“烟岚秀气护岩扃,松菊清香泛溪水”,通过“烟岚秀气”和“松菊清香”两个意象,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气息和溪水的清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第三句“轻裘肥马正荣耀,春韮秋菘任凋毁”,通过对比富贵与平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冷眼旁观和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 最后一句“待将底物勒移文,谷口浓云白如纸”,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刻写移文的愿望,同时以“谷口浓云白如纸”作为结尾,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烟岚秀气护岩扃,松菊清香泛溪水”中的“烟岚秀气”与“松菊清香”,“护岩扃”与“泛溪水”。
- 拟人:如“烟岚秀气护岩扃”中的“护”字,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行为特征。
- 比喻:如“谷口浓云白如纸”中的“白如纸”,将浓云的颜色比喻为纸张的白色。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诗人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石龟州北群峰起:群山耸立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永恒。
- 烟岚秀气护岩扃:山间的烟雾和秀美的气息,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 松菊清香泛溪水:松树和菊花的香气,象征着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活力。
- 轻裘肥马正荣耀:富贵人家的生活,象征着世俗的荣华和虚荣。
- 春韮秋菘任凋毁:普通农作物,象征着平凡和自然生命的脆弱。
- 谷口浓云白如纸:浓云的颜色,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诗人的创作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裘肥马正荣耀”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 B. 世俗荣华 C. 自然生命 D. 平凡生活
-
诗中“谷口浓云白如纸”一句,诗人想要做什么? A. 画画 B. 刻写移文 C. 写诗 D. 读书
-
诗中“烟岚秀气护岩扃”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天氏北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