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台获信老诗集》

时间: 2025-01-11 19:54:19

萧然僧榻碧云端,细读君诗夜未阑。

门外苍松霜雪里,比君佳处让高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然僧榻碧云端,细读君诗夜未阑。门外苍松霜雪里,比君佳处让高寒。

白话文翻译:

在僧舍中静静地躺在碧云之端,细细品读你的诗集直至深夜。门外的老松树在霜雪中挺立,比起你的诗中佳句,更显得高洁而寒冷。

注释:

  • 萧然:形容环境清静、冷落。
  • 僧榻:僧人的床铺,这里指僧舍。
  • 碧云端:形容高远的天空,碧云之端。
  • 细读:仔细阅读。
  • 夜未阑:夜未深,指时间尚早。
  • 苍松:指老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
  • 霜雪:指寒冷的气候。
  • 比君佳处:比起你的诗中佳句。
  • 让高寒:更显得高洁而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访问高台寺时,读到信老的诗集后有感而发。信老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僧人或隐士,其诗集给张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表达了对信老诗集的赞赏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舍的清静和高远的天空,以及门外苍松在霜雪中的坚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信老诗集的深刻理解和赞赏。诗中的“碧云端”和“苍松霜雪”都是高洁、坚韧的象征,与信老诗中的佳句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氛围。张栻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赞美了信老的诗作,也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然僧榻碧云端:首句描绘了僧舍的清静和高远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2. 细读君诗夜未阑:次句表达了作者对信老诗集的仔细阅读,直至深夜,显示出对诗集的浓厚兴趣。
  3. 门外苍松霜雪里:第三句通过描绘门外苍松在霜雪中的坚韧形象,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4. 比君佳处让高寒:末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信老诗中佳句的赞赏,认为苍松的高洁和寒冷更胜一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碧云端”和“苍松霜雪”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 对比:通过对比苍松和信老诗中的佳句,突出了高洁和寒冷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信老诗集的赞赏和苍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碧云端:高远的天空,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境界。
  • 苍松霜雪:老松树在霜雪中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萧然僧榻碧云端”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集 B. 清静的僧舍 C. 繁忙的官府 D. 喧闹的酒楼

  2. 诗中的“细读君诗夜未阑”表达了作者对信老诗集的什么态度? A. 不感兴趣 B. 一般兴趣 C. 浓厚兴趣 D. 无所谓

  3. 诗中的“门外苍松霜雪里”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热闹 B. 高洁坚韧 C. 孤独寂寞 D. 温暖舒适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过高台获信老诗集》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表达了作者对诗集的赞赏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朱熹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张栻诗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