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光禄两张卿退居》

时间: 2025-01-10 23:13:09

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

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

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

杂花春莹酒,脆叶夜惊禽。

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适,中无一芥侵。

大恩嗟未报,何日奉觞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
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
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
杂花春莹酒,脆叶夜惊禽。
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适,中无一芥侵。
大恩嗟未报,何日奉觞琴。

白话文翻译

你壮年时尽心尽力地奉献,如今年迈却仍然保持着纯朴的心。
东门外脱去官服,南国的云林让我感到自豪。
水石相映,景色如画,屋檐与梧桐相映入翠绿的院子。
杂花盛开,春天的酒香扑鼻,脆弱的树叶在夜里惊动了鸟儿。
竹影摇曳,月光倾洒,轻声歌唱在枕边;松风轻拂,解开了衣襟。
身体清净,世俗的累赘都已去除,天地之间得以深厚的道理。
坐有三位公卿在此,中间无一丝尘埃侵扰。
大恩尚未得以报答,何时才能奉上酒杯和琴声?

注释

  • 壮尔:壮年时,指年轻时。
  • 耆年:老年,年长。
  • 脱圭组:指官员脱去官服,象征卸任。
  • 傲云林:意指对南方风景的自豪感。
  • 脆叶夜惊禽:脆弱的树叶在夜间惊动了鸟类,描绘自然景象的细腻。
  • 三公:古代的三位重要官员。
  • 奉觞琴:奉上酒杯和弹琴,表示对恩德的回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独具匠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告老还乡之际,感慨自己一生的奉献与未报之恩,表现出对曾经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句,既是对年轻时奋斗的回顾,也是对老年时仍保持纯真心态的自我勉励。接着,诗中通过“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的对比,传达了从繁华到宁静的生活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景物描写细腻,如“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展现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田园图景,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心灵的宁静。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描绘了夜晚的恬静场景,将自然与自我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结尾的“何日奉觞琴”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报恩情的歉意与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尔尽忠力:年轻时尽心尽力。
  • 耆年保素心:老年时仍保持单纯的心灵。
  • 东门脱圭组:卸任后脱去官服。
  • 南国傲云林:对南方自然风光的自豪感。
  • 水石排清景:水和石头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色。
  • 杂花春莹酒:春天的酒香与花香交融。
  • 脆叶夜惊禽:夜晚时微风吹动树叶,惊动了鸟儿。
  • 竹月歌欹枕:竹影摇曳,在月光下轻声歌唱。
  • 松风一解襟:松风拂过,解开衣襟的舒畅感。
  • 体清尘累去:身体清净,没有世俗的负担。
  • 天得道腴深:天地之间获得深厚的道理。
  • 坐有三公适:有三位重要官员在此坐着。
  • 中无一芥侵:中间没有一点尘埃。
  • 大恩嗟未报:对别人的恩情未能回报。
  • 何日奉觞琴:何时才能回报恩情,奉上酒杯和琴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 比喻:将官服的脱去比作卸下负担,展现人生的转变。
  • 拟人:如“脆叶夜惊禽”,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能回报恩情的愧疚与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象征自由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清景:清新明净的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清澈。
  • 杂花:代表生活的多彩与丰富。
  • 竹月、松风:自然的声音与气息,象征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门脱圭组”是什么意思?

    • A. 退休
    • B. 旅行
    • C. 学习
    • D. 交友
  2. “竹月歌欹枕”中“歌”指的是什么?

    • A. 唱歌
    • B. 乐器
    • C. 诗歌
    • D. 画作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自然
    • C. 感恩与回报
    • D. 友谊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痛苦。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吕溱的诗意相似,但情感基调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