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笳鼓发》

时间: 2025-01-11 19:54:40

笳鼓发、云惨寒空。

丹旐去、卷悲风。

忧勤六载亲几务,有巍巍、圣德仁功。

褰裳尊处大安宫。

荆鼎就、遽遗弓。

仙游攀不及,臣民号恸诉苍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笳鼓发云惨寒空。
丹旐去卷悲风。
忧勤六载亲几务,有巍巍圣德仁功。
褰裳尊处大安宫。
荆鼎就遽遗弓。
仙游攀不及,臣民号恸诉苍穹。

白话文翻译:

笳声和鼓声在云间响起,令人感到凄凉和寒冷。
红色的旌旗在悲风中卷起,令人心中惆怅。
为国操劳六载,亲历几多事情,留下伟大的圣德和仁义之功。
在大安宫中,衣袂飘飘,心中却难以安宁。
荆鼎已经遗失,弓箭也被遗弃,
仙人游历不可企及,臣民们在苍穹下痛哭诉说。

注释:

  • 笳鼓:古代乐器,笳是一种管乐器,鼓是打击乐器,合在一起用来表演或传达情感。
  • 丹旐:红色的旌旗,象征威严和权力。
  • 忧勤:忧虑和辛勤,指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努力。
  • 巍巍:高大、杰出的意思。
  • 荆鼎: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象征国家的仪式和传统。
  • 号恸:痛哭、哀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导引·笳鼓发》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诗作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可能是对国家失去领导者或是受到外敌侵扰时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笳鼓声和旌旗的描写,传达了对故国的忧虑和对伟大德行的追忆,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导引·笳鼓发》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古诗。它通过对笳鼓声的描写,引入了诗歌的悲壮基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提到的“丹旐”和“悲风”,分别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动荡的局势,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音响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冰冷和孤独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圣德仁功的叹息,突显了作者对领导者的怀念与对其光辉业绩的敬仰。诗的结尾处,仙游与臣民的号恸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不可企及,后者则是对现实的无声呐喊,彰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呼唤和对人民的怜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紧迫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笳鼓发云惨寒空:笳声和鼓声在空中响起,感觉到凄凉与寒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情境。
  • 丹旐去卷悲风:红色的旌旗在悲风中卷动,暗示国家动荡,令人心生忧虑。
  • 忧勤六载亲几务:表达作者为国操劳六年,亲身经历了许多事情。
  • 有巍巍圣德仁功:强调了领导者的伟大德行和仁义之功,表现出对其的怀念和敬仰。
  • 褰裳尊处大安宫:描绘在大安宫中,诗人虽然衣袂飘飘,但内心却难以安宁。
  • 荆鼎就遽遗弓:意指国家的传统和武器的遗失,象征着国家的衰败。
  • 仙游攀不及:仙人游历无法企及,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 臣民号恸诉苍穹:臣民在苍穹下痛哭,反映了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笳鼓发”比喻时局的混乱与悲凉。
  • 拟人:将“悲风”赋予情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悲痛。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动荡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伟大德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强烈的忧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笳鼓:象征战争与动乱。
  • 丹旐:象征权力与光荣。
  • 悲风:象征哀伤与不安。
  • 大安宫:象征国家的中心与权力的象征。
  • 荆鼎:象征传统与祭祀,代表国家的历史。
  • 仙游:象征理想与追求,无法触及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笳鼓主要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战争与动乱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2. “丹旐去卷悲风”中的“悲风”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风
    B. 悲伤的气氛
    C. 温暖的阳光
    D. 宁静的夜晚

  3. 诗中提到的“六载”指的是作者为国操劳的时间,具体是几年? A. 六年
    B. 四年
    C. 八年
    D. 五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导引·笳鼓发》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但《导引·笳鼓发》更侧重于对国家、历史的忧虑,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多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前者的情感基调更为沉重,后者则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读》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