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5-01-11 14:28:20

缭碧萦青一径深,倦随扶老上遥岑。

耕云自识本来面,曝日谁知见在心。

浮世事如风雨过,贵人头亦雪霜侵。

草庵虽窄乾坤阔,野鹤孤云不可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缭碧萦青一径深,
倦随扶老上遥岑。
耕云自识本来面,
曝日谁知见在心。
浮世事如风雨过,
贵人头亦雪霜侵。
草庵虽窄乾坤阔,
野鹤孤云不可寻。

白话文翻译

这条青翠的道路蜿蜒而深,
我疲倦地扶着老人走向遥远的山顶。
耕耘云彩的人自知本来面目,
而在阳光下,谁又能看见内心的真实呢?
世间的事物就像风雨般迅速而过,
即便是贵人的头上也难免遭受雪霜的侵蚀。
草庵虽然狭小,却能包容广阔的天地,
而那孤独的野鹤和飘浮的云彩却难以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 缭碧:缭绕的青色,形容山间的绿意。
  • 遥岑:远处的山峰。
  • 耕云:耕耘云彩,意指追求理想或心灵的追寻。
  • 曝日:在阳光下,形容光照之下的状态。
  • 浮世:指尘世、世间的生活。
  • 贵人:高位者、富贵人。
  • 草庵:草屋,隐居之所。
  • 野鹤:野外的鹤,象征高洁的志向。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耕云”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求,寓意着对真我的探寻;而“浮世”则反映出一种对人世浮华的无奈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山水为题材,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尘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隐居于山中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这首诗以清幽的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缭碧萦青一径深”描绘了山间的青翠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这里的“径”不仅是一条道路,也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深邃而需探索。

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和一位老人向高山攀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倦怠感,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诗中的“耕云自识本来面”是一种自我反思,强调内心的真实而非外界的伪装,显示出诗人对自我的追求。

后半部分的“浮世事如风雨过”则是对世俗的思考,暗示世事无常,富贵也难逃岁月的侵蚀。最后两句通过草庵和野鹤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宁静生活的理想,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世事的纷扰,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缭碧萦青一径深:描绘了青翠的山道,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 倦随扶老上遥岑:表达了疲惫与陪伴,暗示人生的旅途。
  • 耕云自识本来面: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自我认知。
  • 曝日谁知见在心:质疑外界对内心真实的理解,暗示孤独感。
  • 浮世事如风雨过:对世俗无常的感叹,暗示人生的短暂。
  • 贵人头亦雪霜侵:富贵者亦难逃岁月的侵蚀,体现对权势的无常感悟。
  • 草庵虽窄乾坤阔:即使居所狭小,内心的世界却是广阔的。
  • 野鹤孤云不可寻:象征着难以获取的自由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风雨,形象地表达转瞬即逝的感受。
  • 对仗:如“草庵虽窄乾坤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内心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翠: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高山:代表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草庵:象征隐居、宁静的生活。
  • 野鹤:象征自由与高洁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缭碧萦青一径深”中的“缭碧”指的是:
    A. 道路的曲折
    B. 青翠的山色
    C. 深邃的山谷
    D. 疲惫的心情

  2. 诗中提到的“耕云”主要表达了: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亲情的怀念

  3. “浮世事如风雨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
    A. 无所谓
    B. 深切反思
    C. 轻松应对
    D. 愤怒抗议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方岳的《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但方岳更加强调对世事的无常与内心的真实,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美和诗意的氛围。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宋代诗人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