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六咏·昼閒》

时间: 2025-02-04 15:35:41

用关无用地,才与不才间。

万法因心起,几人如我閒。

床头看黄卷,屋外尽青山。

隐几逌然笑,何人战触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关无用地,才与不才间。
万法因心起,几人如我闲。
床头看黄卷,屋外尽青山。
隐几逌然笑,何人战触蛮。

白话文翻译:

在这无用之地上,才华和无才之间的差别又有什么意义呢?万法都是因为心而生,像我这样悠闲的人又有多少呢?床头看着书卷,窗外尽是青山。隐居在书案旁,悠然自得地笑,谁还会跟外界争斗呢?

注释:

  • 用关无用地:指在无用的地方,强调人对环境的看法。
  • 才与不才间:才华与无才之间,反映了对个人能力的看法。
  • 万法因心起:万事万物皆因心而生,强调内心的作用。
  • 几人如我闲:指能够像自己这样闲适的人不多。
  • 床头看黄卷:床头上看着书卷,黄卷指古籍。
  • 屋外尽青山:窗外尽是青山,描绘自然美景。
  • 隐几逌然笑:隐居在书案旁,随意地笑。
  • 何人战触蛮:指没有人愿意与外界争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86—约1155),字伯琮,号岳阳,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且在诗、词、文等多方面都有涉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岳珂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闲适状态的向往。在战乱频繁的时代,隐居成为一种逃避外界纷争的选择,诗中表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闲居六咏·昼闲》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纷争的超脱。诗中采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岳珂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用关无用地,才与不才间。”在这里,诗人质疑了才华与无才之间的界限,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诗人通过“万法因心起”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心灵的力量,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源于内心的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在床头阅读古籍,窗外是青山环绕的美景,生活的悠闲自得令人向往。最后一句“何人战触蛮”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争的淡然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心境。这首诗在意象上以“黄卷”与“青山”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自然的宁静,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隐居生活图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用关无用地:在无用的环境中,才华与无才有何意义。
  2. 才与不才间:反映了对才华的思考。
  3. 万法因心起: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源于心灵的感受。
  4. 几人如我闲:能够像我这样悠闲的人不多。
  5. 床头看黄卷:在床头阅读古书,体现知识的积累。
  6. 屋外尽青山:窗外尽是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
  7. 隐几逌然笑:在书案旁悠然自得地微笑。
  8. 何人战触蛮:无人在意外界的纷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才与不才”、“床头看黄卷,屋外尽青山”,形成了和谐美的诗句。
  • 比喻:将内心的宁静比作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心境的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卷:象征知识与智慧,代表了对文化的追求。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
  • 隐几:象征诗人的隐居状态,突出宁静与安详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法因心起”这句的意思是: A. 一切事情都由心灵引发
    B. 知识是最重要的
    C. 生活的烦恼来自外界

  2. 诗中提到的“黄卷”指的是什么? A. 小说
    B. 古籍
    C. 诗集

  3.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 A. 追求财富
    B. 超然于世
    C. 热衷于政治争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强调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陶渊明的《饮酒》则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岳珂生平研究”
  • “闲居生活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