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议袁蒙斋者》

时间: 2025-02-04 16:19:14

世上苦无公是非,讥评人物信犹疑。

镜中妍丑无私照,棋上高低有误时。

怀古尚馀乔木在,伤春唯许落花知。

黄金可办将何用,铸出当年钟子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议袁蒙斋者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世上苦无公是非,
讥评人物信犹疑。
镜中妍丑无私照,
棋上高低有误时。
怀古尚馀乔木在,
伤春唯许落花知。
黄金可办将何用,
铸出当年钟子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公正与非公正的感慨。作者认为,世间对是非的评判往往不公,常常存在讥讽与怀疑。在镜子中,容貌的美丑不会偏颇地反映,而在棋盘上,胜负有时也会因为时机的错位而改变。作者借古树的存在和落花的凋零来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春天的伤感,最后又感叹黄金再多也无用,无法铸造出当年钟子期那样的知音。

注释

  • 公是非:公正的是非。
  • 妍丑:美丽与丑陋。
  • 无私照:没有偏见地反映。
  • 高低:胜负,棋局的结果。
  • 怀古:怀念古代。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伤春:对春天的感伤。
  • 钟子期:古代著名的知音,指的是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深邃的哲思与细腻的情感闻名。诗风清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际。诗人通过对是非、历史、友情等主题的探讨,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矛盾。

诗歌鉴赏

《有议袁蒙斋者》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世事的观察,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友情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开篇即指出世上缺乏公正的评判,令人感到无奈与困惑。接着,通过“镜中妍丑无私照,棋上高低有误时”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外在的美与丑、胜负的变化与人性中的公正与偏见相联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此后,诗人借古木的存在与落花的凋零,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春天的伤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去。最后一句“黄金可办将何用,铸出当年钟子期”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黄金象征财富,而钟子期则象征着真正的知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真情与知音的渴望,认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换来真正的理解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上苦无公是非:感叹社会上缺乏公正的评判标准。
  2. 讥评人物信犹疑:对人物的评价常常带有讽刺和怀疑。
  3. 镜中妍丑无私照:镜子如实反映美丑,象征客观真实。
  4. 棋上高低有误时:棋局的胜负受时机影响,象征人生的无常。
  5. 怀古尚馀乔木在:古老的树木依然存在,象征历史的延续。
  6. 伤春唯许落花知:春天的凋零只有落花能够感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7. 黄金可办将何用:即使有金钱也无济于事,强调财富的无用。
  8. 铸出当年钟子期:最终的渴望是重拾真正的知音,超越物质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妍丑”与“高低”,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镜子”与“棋局”比作人生的真实与变化。
  • 象征:黄金象征财富,钟子期象征知音,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的观察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友情与真情的追求,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真实与公正。
  • 棋盘: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变幻。
  • 乔木:象征历史的延续与怀念。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的无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镜中妍丑”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真实
    • C. 历史
  2. “黄金可办将何用”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财富是人生的目标
    • B. 财富无法买到真情
    • C. 财富是最重要的
  3.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人际关系与历史的思考
    • C. 对财富的向往

答案

  1. B. 真实
  2. B. 财富无法买到真情
  3. B. 对人际关系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有议袁蒙斋者》: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而《有议袁蒙斋者》则更关注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