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宴集和徐通判韵》

时间: 2024-10-02 21:33:32

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酹觞初。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酹觞初。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的宴会,地点布置得非常精致,黄花和佩萸交相辉映,桌上摆放着美味的食物和酒。宴会上有人唱着动人的歌曲,舞者的衣袂如云彩般轻盈,舞姿宛如雪花般飘洒。宾客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采摘香草,佳人也在钓鱼,捕获了美好的王馀。秋天的时光如指尖流逝,转眼间已到三七日,切勿对客人和朋友的宴会疏忽。

注释:

  • 佩萸:古代的一种芳香植物,常用来作装饰。
  • 粉饘:指一种用米粉制作的食物。
  • 云生袂:形容歌声婉转动人,似云彩般轻柔。
  • 王馀:指一种鱼,象征丰收和好运。
  • 三七:指农历的三七日,通常指秋季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涤生,号小山,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俊逸。曾任多种官职,历经多次政治风波,但他的文学成就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九月九日),正值秋季,象征团圆和丰收,诗人在此时举办宴会,意在庆祝佳节、亲友团聚,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日氛围。黄花与佩萸的散插,粉饘与蓬饵的美味,清歌与妙舞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宴会图景。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宴会的盛况,更是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重视。诗句中“莫向宾朋绮宴疏”更是强调了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散插黄花两佩萸:黄花和佩萸相互点缀,营造出秋日的美丽。
  2. 粉饘蓬饵酹觞初:宴会上美味的食物刚刚准备好,暗示着丰盛的宴席。
  3. 清歌咽后云生袂:歌声动人,像云彩一样轻柔,舞者的衣袂随之飘动。
  4. 妙舞翻时雪满裾:舞姿如雪般轻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5. 上客采香逢木密:宾客在秋季收获的季节里,采摘香草。
  6. 佳人投钓得王馀:佳人钓得美好的鱼,象征着丰收与好运。
  7. 秋光屈指犹三七:秋光如指间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8. 莫向宾朋绮宴疏:劝诫人们不要对朋友和宴会疏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歌咽后云生袂”,将歌声比作轻柔的云彩,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全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通过“秋光屈指”表现时间的流逝,使秋天鲜活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季丰收的欢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佩萸:传统中象征吉祥,常用于节庆。
  • 粉饘蓬饵:象征丰盛的美食,表现生活的富足。
  • 清歌妙舞:象征欢乐与美好的氛围。
  • 王馀:象征着美好的收获和吉祥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与团聚
    • B. 自然景色
    • C. 战争与离别
  2. “莫向宾朋绮宴疏”中的“绮宴”指的是什么?

    • A. 丰盛的宴会
    • B. 亲情的聚会
    • C. 哀伤的送别
  3. 诗中提到的“王馀”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丰收
    • C. 离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菩萨蛮·黄花缀佩》:同样描写秋天的诗词,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 《声声慢·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对朋友的珍视,但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虽同为描写友情,却更多地反映了离愁与思念的情感。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的主题下所表达的情感和风格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