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白话文翻译:
在玉京的道路上,我披风而行,驻足欣赏金台的遗址。
心中逸兴遄飞,怀念那九位仙人,良辰美景让我心醉。
听松涛吟唱,仿佛置身于白云之中;桂花香气扑鼻,弥漫在青溪之畔。
我另有一番江海的情怀,日暮西沉,心中情绪难以言表。
注释:
- 玉京: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地。
- 金台:古代的台榭,常作为聚会或欣赏风景的场所。
- 逸兴:超脱凡俗的兴致。
- 九仙:指道教中的九位仙人,象征高洁的追求。
- 松吟: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寓意自然的和谐。
- 桂馥:指桂花的香气,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江海心:比喻对大海的胸怀,象征广阔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秋涧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骈文和五言绝句,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上巳节,正是春天的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感受到春光明媚,心中触动,流露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王勃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首句“披观玉京路”即设定了诗的高远意境,将玉京作为理想的象征,而“金台址”则是历史的遗迹,令人唏嘘。接下来的“逸兴怀九仙”表明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钦佩与向往,九仙象征着超脱与自由,而良辰美景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整首诗在松吟与桂馥中流淌着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感悟,表露出诗人心中江海的壮阔情怀。最后一句“日暮情何已”则将情绪推向高潮,夕阳西下,诗人感到无限感慨,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披观玉京路:走在通往理想境地的路上,既有动感又有欣赏。
- 驻赏金台址: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片历史的遗迹。
- 逸兴怀九仙:心中涌起对超凡脱俗的向往,仿佛与仙人同在。
- 良辰倾四美:良好的时光与美好事物交融,令人心醉神迷。
- 松吟白云际:松树的吟唱与白云相互呼应,表现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 桂馥青溪里:桂花的芳香弥漫在青溪旁,增添了一抹诗意。
- 别有江海心:心怀广阔的情感,如同江海般浩瀚。
- 日暮情何已:黄昏来临,感慨万千,情感难以自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京”与理想境地相联系,提升诗意。
- 拟人:松树“吟唱”,营造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 对仗:如“松吟”与“桂馥”,增强语音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灵性呼唤,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京:象征理想与追求。
- 金台:历史的遗迹,象征记忆与怀旧。
- 松: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 桂:象征美好与纯洁。
- 江海:象征胸怀与壮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境地
B. 历史遗迹
C. 自然风光 -
“日暮情何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感慨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九仙”代表什么?
A. 历史人物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C. 自然景物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vs. 李白《将进酒》:两者均表达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但王勃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气概表现人生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勃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