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行(一作于鹄诗)》

时间: 2024-10-17 04:33:12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下,古城的轮廓渐渐模糊,野外的田野显得无比辽阔。寒冷的狐狸在青色的坟冢上悲啸,鬼火在白杨树间闪烁。昔日的人们尚未成为泉下的客人,我走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到一阵伤感。

注释:

  • 古城:指历史悠久的城池,暗示岁月的变迁。
  • 茫茫:形容空旷无边的样子,表达出田野的广阔。
  • 寒狐:指在寒冷季节出没的狐狸,暗示孤独与冷清。
  • 青冢:指的是青色的坟墓,象征着死者的安息之处。
  • 鬼火:夜间出现的蓝色火焰,通常被认为是鬼魂的象征。
  • 泉下客:指死去的人,暗示人生的无常。
  • 断肠:形容心中悲痛,意指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

典故解析:

“泉下客”一词常用来指代已故之人,表达对死亡的反思和对已逝岁月的怀念。此诗中提到的“昔人”,暗指那些已经去世的朋友或亲人,诗人通过对田野的描绘,唤起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边塞诗和咏怀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具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野田行》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使诗人对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产生深刻的思索。此诗在田野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野田行》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诗人以“日没出古城”来设定时空背景,描绘了一个落日西沉的黄昏场景,仿佛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了基调。接下来的“野田何茫茫”则展示出一种空旷与孤独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阴冷的氛围。寒狐的啸叫与鬼火的闪烁,形成了一种神秘而又略显恐怖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接着,诗人引入“昔人未为泉下客”这一句,令人感受到对已逝者的深切怀念,生与死的交织让情感更加沉重,最后的“曾断肠”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没出古城:落日映衬着古老城池,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2. 野田何茫茫:辽阔的田野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与空旷。
  3. 寒狐啸青冢:寒冷的狐狸在坟冢上哀鸣,暗示了存在的孤独和对逝者的追忆。
  4. 鬼火烧白杨:鬼火的闪烁在白杨树间,营造出阴森的气氛,象征着死亡与灵魂的迷惘。
  5. 昔人未为泉下客:提及生者与死者的距离,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6. 行到此中曾断肠:走到此地,心中感到伤痛,表明对往事的深沉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寒狐的啸叫、鬼火的闪烁,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青冢、鬼火等意象象征着死亡与追忆,深化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和对过往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没: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
  • 野田:代表广袤的自然和内心的孤独。
  • 寒狐:象征孤独与冷清,衬托诗人内心的伤感。
  • 青冢:死者的安息之地,暗示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 鬼火:象征灵魂与死亡,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泉下客:指代死者,反映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野田行》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李白
    • C. 李益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寒狐”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和谐
  3. 诗中“昔人未为泉下客”意指什么?

    • A. 过去的人尚未去世
    • B. 过去的人已经去世
    • C.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D. 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益的《野田行》和王维的《终南山》:
    • 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李益的作品更强调孤独和对逝去的追忆,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融入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益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