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渡口酒家)》
时间: 2025-01-27 04:00: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倦寻芳(渡口酒家)》
作者:王质 〔宋代〕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瓦缶。颇颇清冽。
曾微呷。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
转眼已成陈迹。不堪追蹑。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白话文翻译:
在断崖边的古老树木旁,斜靠着干枯的木桩,脚下是浅浅的溪水,掌心似的平洲重叠。
穿着芒鞋,手持竹杖,走入那杂乱的莎草幽涧,曲折蜿蜒地涉水而行。
那户人家,有着竹制的屋顶和瓦缸,水清得透彻。
我曾轻轻呷过一口,正值斜阳微微照耀,暮霭朦胧,晚风阵阵。
转眼间,一切已成过往,不堪追寻。
试问那旧酒还好吗?让我们停下脚步,留住这瞬间的回影。
待我重来,细细捻弄水花和山叶。
注释:
- 断崖:陡峭的悬崖。
- 槎:木桩、木头。
- 掌样:形似掌心的。
- 著芒鞋:穿上草鞋。
- 携竹杖:带着竹制的拐杖。
- 颇颇清冽:形容水非常清凉。
- 微呷:轻轻饮用。
- 暮霭:傍晚的薄雾。
- 猎猎:形容风声或物体飘动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与山水田园有关,追求自然与闲适的生活态度。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倦寻芳》创作于王质隐居于山水之间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后,诗人选择归隐,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倦寻芳》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情绪。开头描写断崖与树木,展现出一种苍凉之美,给人一种孤独但又坚韧的感觉。接着,诗人以“著芒鞋,携竹杖”自我描绘,展现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体现了隐者的逍遥与自在。
“那人家,有竹瓦缶”的描写,突显出乡村的朴素与清新,暗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随着“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的描写,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诗人在追忆旧时的同时,提出对旧酒的询问,展现出一种怀旧与对过往的思索。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描述了荒凉的景象,树木老去,木桩枯萎,展现出一种孤寂感。 -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形象地描绘了脚下的溪水与平洲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层次感。 -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作者自我描绘,表现出人和自然的亲密接触。 -
那人家,有竹瓦缶。颇颇清冽。
描述了一户简单的乡村人家,水清澈透明,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曾微呷。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
回忆曾经的饮水时光,描绘日落时的氛围,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
转眼已成陈迹。不堪追蹑。
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询问旧酒的情况,渴望停留在此刻。 -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期望再次回归自然,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自身感受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崖:象征孤独与坚定。
- 浅溪: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清澈。
- 竹瓦缶:体现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斜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著芒鞋,携竹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生活的亲近
- C. 对繁华的追求
-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中的“暮霭”指的是什么?
- A. 清晨的雾气
- B. 傍晚的薄雾
- C. 中午的阳光
-
诗人对过往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怀念
- C. 厌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质的《倦寻芳》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山水自然,但王质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与旧时光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之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