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沈彬进士书院》

时间: 2025-01-11 15:44:08

相期只为话篇章,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

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沈彬进士书院
作者: 齐己 〔唐代〕
相期只为话篇章,
踏雪曾来宿此房。
喧滑尽消城漏滴,
窗扉初掩岳茶香。
旧山春暖生薇蕨,
大国尘昏惧杀伤。
应有太平时节在,
寒宵未卧共思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在书院谈论诗文的情景。在雪中踏来此地,曾在此留宿。喧闹的城市声响渐渐消失,窗扉关闭,隐约传来岳山的茶香。旧时的山峦在春暖时节生长着蕨菜,然而大国的纷争与战乱让人心生畏惧。希望未来能够迎来太平的日子,夜晚寒冷未眠,思索着这些。

注释:

  1. 相期:指约定。
  2. 篇章:指诗文、文章。
  3. 踏雪:在雪中行走的意思。
  4. 宿此房:此处留宿。
  5. 喧滑:喧闹声。
  6. 城漏滴:指城中滴水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7. 窗扉初掩:窗门刚刚关上的样子。
  8. 岳茶香:岳山的茶香,寓意清新和自然。
  9. 旧山春暖:旧时的山在春天变得温暖。
  10. 大国尘昏:大国的尘世纷争和昏暗。
  11. 应有太平时节在:希望未来能够恢复太平的时节。
  12. 寒宵未卧共思量:在寒冷的夜晚未能入睡,思索着这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79年,卒年不详,字景行,号齐己,出身于繁华的长安。齐己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多为咏物抒怀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书院中与友人共度寒夜,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和平的渴望。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也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安静的书院为背景,描绘了在雪夜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开头两句通过“相期”与“踏雪”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期待与回忆,营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随着诗句的展开,喧闹的城市声渐渐隐去,窗外的茶香弥漫,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对国家局势的反思,诗人用“旧山春暖生薇蕨”与“大国尘昏惧杀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两句“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太平日子的期待以及对现实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期只为话篇章:与友人相约,是为了讨论诗文。
  2. 踏雪曾来宿此房:在雪中走来,曾在此地留宿。
  3. 喧滑尽消城漏滴:城市的喧闹声渐渐消失,只有滴水声。
  4. 窗扉初掩岳茶香:窗户刚关上,岳山的茶香扑鼻而来。
  5. 旧山春暖生薇蕨:旧时的山在春天变得温暖,生长着蕨菜。
  6. 大国尘昏惧杀伤:对国家的纷争与战乱感到恐惧。
  7. 应有太平时节在:希望未来能迎来太平的日子。
  8. 寒宵未卧共思量:在寒冷的夜晚未能入眠,思索这些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城市的喧闹比作消逝的声响,凸显宁静。
  • 对仗:如“寒宵未卧共思量”对“应有太平时节在”,形成呼应。
  • 意象:茶香、春暖、蕨菜等意象,寓意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和平与宁静的追求,结合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宁静,代表诗人的内心情感。
  2. 茶香:代表自然的清新与舒适,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3. 蕨菜:象征生命与希望,暗示春天的到来。
  4. 寒宵:象征孤独与深思,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相期”指的是:
    A. 约定
    B. 失约
    C. 遇见
    D. 讨论

  2. “踏雪曾来宿此房”中的“踏雪”表示:
    A. 走过雪地
    B. 雪下的声音
    C. 冬天的寒冷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大国尘昏”意指:
    A. 大国的繁荣
    B. 大国的战争与动乱
    C. 大国的和平
    D. 大国的消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2. 《春望》 杜甫
  3.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
  • 《春望》:在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