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卿浒第一百三十三》

时间: 2025-01-10 22:08:04

高随海上查,子岂无扁舟。

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随海上查,子岂无扁舟。
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高的身影在海面上游荡,难道你没有一只小船吗?阳光照耀着我握着衣袖的样子,我的尸骨已经在秋天埋葬了。

注释:

  • 高随:高高地跟随,形容身影高大。
  • 子岂无扁舟:你难道没有小船吗?“子”是对人的称呼。
  • 白日:明亮的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
  • 执袂:握住衣袖,象征着不舍和怀念。
  • 埋骨:安葬尸骨,指死亡和归宿。
  • 已经秋:已经是秋天,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结束。

典故解析:

“白日照执袂”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回忆与不舍,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诗中“埋骨已经秋”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对死亡的思考,令人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色,最后被俘后宁死不屈。其诗歌以豪放、悲壮而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身处动荡之中,心中充满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生命的反思。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以诗抒发内心的忧虑与坚定,表明了他不屈服于敌人的决心。

诗歌鉴赏:

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悲凉的情感。首句“高随海上查”意象鲜明,给人一种孤寂而高远的感觉,仿佛诗人在海上漂流,身心俱疲。接下来的“子岂无扁舟”则引发了对逃避的渴望,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能找到一条逃离困境的小船。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自由。

“白日照执袂”一句中,阳光的洒落给予了诗人一丝温暖,然而“执袂”之举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不舍。诗人握住衣袖,仿佛是对过往的依恋,对故国的眷恋。最后一句“埋骨已经秋”,更是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通过对时间、生命、家国情怀的思考,诗人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与深沉的情感,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随海上查:描绘出一种孤独漂泊的状态,表达诗人在浩瀚大海上的无助感。
  2. 子岂无扁舟:质问自己是否有逃避的可能,反映出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3. 白日照执袂:阳光的照耀带来温暖,同时“执袂”展现了对生命和往事的依恋。
  4. 埋骨已经秋: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归宿,秋天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面比作人生的旅程,暗示孤独与漂泊。
  • 对仗:首尾相呼应,形成一种结构上的美感。
  • 拟人:阳光照耀,赋予自然以情感,强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思念,体现了诗人文天祥在动乱时代的坚定信念与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广阔与无尽的生命旅程,也暗示孤独与漂泊。
  2. 扁舟:象征逃避与自由,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3. 白日:象征希望与光明,但也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
  4. :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的字是什么? A. 维新
    B. 履善
    C. 仁义
    D. 文山

  2. “高随海上查”中的“查”可以理解为: A. 查找
    B. 观察
    C. 高大
    D. 高飞

  3. 诗中提到的“白日”主要象征: A. 暗淡
    B. 希望与光明
    C. 凶险
    D. 冷漠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悲壮而深刻。
  • 杜甫的《秋夕》:通过秋天的意象,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和情境上则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