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感旧》

时间: 2025-01-24 07:18:17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

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

断弦尘管伴啼妆。

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感旧》
作者:苏轼 〔宋代〕

莫怪鸳鸯绣带长,
腰轻不胜舞衣裳。
薄幸只贪游冶去,
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
堪恨。
断弦尘管伴啼妆。
不信归来但自看,
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白话文翻译

不必怪鸳鸯绣带过长,
她的腰肢轻盈得难以承受舞衣的重量。
薄情的只顾着游玩享乐,
哪里去,垂柳下缠马任意狂欢。
花瓣凋零,飞絮飘散,春天又已尽去,
令人痛惜。
断弦的琴和满身尘埃的妆容伴随着啼哭。
不信你回家后自己看看,
怕见到你因我而憔悴而感到羞愧。

注释

  • 鸳鸯绣带:指的是鸳鸯图案的绣带,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 薄幸:意指薄情或不幸。
  • 游冶:意为游玩、享乐。
  • 垂杨:指垂柳,形象表现春天的景象。
  • 恣轻狂:意为放纵轻狂。
  • 花谢絮飞:花瓣凋零,柳絮飞扬,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断弦尘管:指断弦的乐器和沾满尘土的妆容,象征着悲伤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诗中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定风波·感旧》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词作,展示了苏轼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与反思。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脆弱。开篇以“莫怪鸳鸯绣带长”引入,似乎在为自己或他人辩解,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不幸。接着,诗人描绘了游玩时的轻狂与乐趣,但随即转向了对逝去的春天与爱情的惋惜,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感。

“花谢絮飞春又尽”一句,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感情的反思。花的凋谢象征着爱情的消逝,而“堪恨”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最后,诗人以“怕见”为结,表达了对见到爱人因自己而憔悴的羞愧与心痛,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怪鸳鸯绣带长”:开头以自我辩护的口吻,暗示因过往情感而产生的羁绊。
  2. “腰轻不胜舞衣裳”:描绘了轻盈的身姿,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 “薄幸只贪游冶去”:指责恋人薄情,追求享乐而离去。
  4. “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展现了自由的场景,映衬出轻狂的青春。
  5. “花谢絮飞春又尽”:转折,感叹春天与爱情的流逝。
  6. “堪恨”: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恨。
  7. “断弦尘管伴啼妆”:象征失去的乐趣和未能实现的理想。
  8. “不信归来但自看”:引导对方自我反思。
  9. “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结尾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愧疚也有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谢絮飞”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无情。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断弦尘管伴啼妆”,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往昔恋情和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失落。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人事的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鸳鸯:象征爱情与忠贞。
  2. 垂杨:春天的象征,代表青春与活力。
  3. 花谢:象征爱情的衰退和时间的流逝。
  4. 断弦:暗示失去的乐趣与情感的断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幸”是指什么?
    A. 忍耐 B. 薄情 C. 喜欢 D. 伤心

  2. “花谢絮飞春又尽”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季节 B. 时间 C. 爱情 D. 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恣轻狂”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A. 伤感 B. 放纵 C. 忍耐 D. 理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感旧》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清照更加细腻柔和,苏轼则显得豪放且渗透着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