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裴补阙吴寺见寻》

时间: 2025-01-10 23:17:02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白话文翻译:

在东林寺初建之际,已经听到晚钟的声音。
窗户背后流水潺潺,房廊的一侧已像小城一样。
远处的山层层叠叠,芳草在浅深之间生长。
每次和你携手而行,总是要麻烦长老来迎接。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林:指东林寺,唐代著名寺庙。
  • 晚钟声:傍晚时分的钟声,常用以传达宁静与思考。
  • 窗户背流水:窗户后面有流水,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环境。
  • 房廊半架城:意指房子的廊子一侧有如小城。
  • 远山重叠见:远处的山层层叠叠,是自然的景观。
  • 芳草浅深生:芳草生长于不同深度的地方,象征生机。
  • 长老迎:长老是寺庙的年长者,负责迎接来访者。

典故解析: 东林寺是唐代著名的寺庙,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诗人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访问东林寺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寺庙、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林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便以“东林初结构”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新生的开始。晚钟声的描绘,不仅营造了宁静的氛围,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窗户后流淌的清水与房廊的布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而“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则通过远景描绘了山的层次感和草的生机,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一句“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则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出对长老的敬重,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增添了生活的温暖。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林初结构:初建的东林寺,象征着新的开始。
  • 已有晚钟声:晚钟响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窗户背流水:描绘出环境的幽静与美丽。
  • 房廊半架城:房屋的构造似乎融入了自然,给人一种小城的感觉。
  • 远山重叠见:远山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芳草浅深生:草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绵延。
  • 每与君携手:表达了与友人同行的愉悦。
  • 多烦长老迎:对长老的尊敬,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房廊比作小城,增加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在意境和结构上对称,增强了美感。
  • 象征:远山和芳草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林:象征宁静、祥和的环境。
  • 晚钟声:传递时间流逝和深思。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宁静。
  • :象征永恒与稳固。
  • 芳草:象征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长老:象征传统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林”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条河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追溯

  3. “窗户背流水”中“流水”象征着: A. 财富
    B. 时间与生命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皇甫冉的《詶裴补阙吴寺见寻》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皇甫冉则强调人与人的情谊和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