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

时间: 2025-01-11 06:13:01

栟榈小弁野人装,八十三年旧话长。

真笑形骸无藉在,本知生世不牢强。

茅檐啼鸟初相命,烟渚归鸿渐著行。

想得城中盛冠盖,家家来往荐椒觞。

意思解释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

原文展示:

栟榈小弁野人装,八十三年旧话长。
真笑形骸无藉在,本知生世不牢强。
茅檐啼鸟初相命,烟渚归鸿渐著行。
想得城中盛冠盖,家家来往荐椒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的心境。他身穿粗糙的衣服,和野人一样,八十三年的生活故事依然历历在目。面对生命的脆弱,他笑着承认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自己的精神,但他明白人生本就不稳固。在茅檐下,听到鸟儿啼鸣,仿佛是命运的初次呼唤;而在烟雾缭绕的水边,归来的大雁开始了它们的旅程。他不禁想起城市中的繁华盛况,家家户户相互拜访,举杯荐酒,欢声笑语。

注释:

  • 栟榈:一种树,常用作屋顶材料,象征乡村的简单生活。
  • 小弁:小帽,指的是乡间人的朴素装束。
  • :依靠、依赖。
  • 茅檐:用茅草搭成的屋檐,代表简陋的居所。
  • 烟渚:水边的烟雾,通常形容河流或湖泊的景色。
  • 荐椒觞:举杯敬酒,表示朋友之间的交往和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悲壮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朴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开头两句以朴素的形象对比,展现了八十三年的人生经历,描绘了岁月的沧桑。诗人以“真笑”自嘲,表明尽管身体衰老,但内心依旧保持着从容与幽默。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茅檐下的鸟鸣和归鸿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迁徙,暗含着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对繁华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珍重。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虽然身处乡村,但内心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依旧炽热。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沉重的情感,充分展示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栟榈小弁野人装:以简单的外表象征诗人的朴素生活,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
  2. 八十三年旧话长:岁月的积累,使他拥有丰富的经历和故事。
  3. 真笑形骸无藉在:即使身体虚弱,内心却依然乐观,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4. 本知生世不牢强:对人生无常的认知,流露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哲学思考。
  5. 茅檐啼鸟初相命:自然界的声音与生命的呼唤交织在一起,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6. 烟渚归鸿渐著行:归鸿象征着迁徙与离别,表现出对自由与归属的感慨。
  7. 想得城中盛冠盖:回忆城市的繁华,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向往。
  8. 家家来往荐椒觞:人们相互拜访,体现出温情与人情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各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烟渚归鸿”,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结合,富有意境。
  • 拟人:鸟鸣与生命的呼唤,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重,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栟榈:象征简朴的生活,反映诗人的生活态度。
  • 茅檐:代表乡村的宁静与朴素,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归鸿:象征生命的迁徙与无常,寓意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十三年”是指什么?

    • A. 诗人的年龄
    • B. 诗人的创作年限
    • C. 诗人对往事的回忆
    • D.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2. 诗中的“烟渚归鸿”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自然的美丽
    • B. 人生的无常
    • C. 乡村的安宁
    • D. 城市的繁华
  3.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 A. 忧郁
    • B. 乐观
    • C. 忍耐
    • D. 消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赞美,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陆游则更显沉稳与深沉。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陆游的《剑南诗稿》
  • 现代诗词分析研究书籍
  • 宋代文学史相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