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

时间: 2025-01-11 07:58:24

牲碑伪正朔,祠祝虏衣冠。

神亦岂堪此,出门山雨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
作者: 陆游

牲碑伪正朔,
祠祝虏衣冠。
神亦岂堪此,
出门山雨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华岳庙的梦游体验。诗中提到的“牲碑”指的是祭祀用的碑石,而“伪正朔”则暗示着祭祀的礼仪和时间的混乱。庙里的祭祀者穿着外族的服装,诗人感到神灵也无法忍受这种情景,踏出庙门时,山上正下着寒冷的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牲碑: 祭祀用的石碑,通常用于记录祭品。
  • 伪正朔: 指祭祀的时间和日历不准确,"伪"有虚假的意思。
  • 祠祝: 指庙宇中的祭祀者。
  • 虏衣冠: 指外族人的衣服和冠冕,暗示着对本土文化的异化。
  • 岂堪此: 这个神灵怎能忍受这样的情境。
  • 山雨寒: 山上正在下冷雨,描绘了环境的凄凉。

典故解析:

  • 华岳庙是华山的庙宇,古代信仰的重要地点,常用于祭祀山神。
  • “神亦岂堪此”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振兴,作品种类繁多,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时,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庙宇文化和祭祀仪式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通过梦游华岳庙的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诗中描绘的庙宇祭祀场景,虽有神圣之感,却因祭祀者的外族服饰而显得格外诡异,揭示了文化认同的危机与传统的沦丧。

全诗采用了简洁而寓意深远的语言,配合“牲碑”“伪正朔”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无奈感。诗人以神灵的视角,质疑这样的祭祀是否还能被接受,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痛心与对传统文化的渴望。山雨的寒冷,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突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文化传承的焦虑。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练,情感却极为丰富,体现了陆游诗歌的典雅与深邃。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诗人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文化的忧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牲碑伪正朔: 祭祀的碑石上记录的时间不准确,反映出祭祀仪式的混乱。
  • 祠祝虏衣冠: 庙中的祭祀者穿着外族的服装,暗示着传统文化的被侵蚀。
  • 神亦岂堪此: 神灵也无法容忍这种现状,体现了诗人对文化沦丧的哀伤。
  • 出门山雨寒: 诗人在寒冷的山雨中走出庙宇,象征着一种孤独与失落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 传统与外族文化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 拟人: 神灵被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象征: 山雨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寒冷与孤独,营造出凄凉的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牲碑: 祭祀的象征,代表传统文化。
  • 虏衣冠: 文化侵蚀的象征,暗示外族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 山雨: 自然景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牲碑伪正朔”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传统文化的传承
    • B. 祭祀仪式的混乱
    • C. 自然景象的描述
  2. “神亦岂堪此”中的“神”指代什么?

    • A. 祭祀者
    • B. 山神
    • C. 诗人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与杜甫的《登高》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陆游的诗更注重文化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加关注个人的悲愤与社会的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