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

时间: 2025-01-24 20:54:29

靓妆艳服游川上,箫鼓声中俗自欢。

寄语春风休用恶,恐教潭水起波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靓妆艳服游川上,
箫鼓声中俗自欢。
寄语春风休用恶,
恐教潭水起波澜。

白话文翻译:

在川上游玩的人们打扮得华丽,
在箫鼓声中,世俗的欢愉自然而然。
我想对春风说,别来捣乱,
怕是会让潭水掀起波澜。

注释:

  • 靓妆:美丽的妆容。
  • 艳服:华丽的衣服。
  • 游川:在河流上游玩。
  • 箫鼓:古代的乐器,象征着欢乐的音乐。
  • 寄语:寄托心声。
  • 春风:象征春天的风,通常与温暖、快乐关联。
  • 休用恶:不应来捣乱。
  • 潭水:深水潭,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起波澜:引起波动,比喻情绪的起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风”常用来寓意生机与希望,而“潭水”则是宁静与深邃的象征。诗人借春风与潭水的对比,表达对生活中欢愉与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梅尧臣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梅尧臣游玩春日的情景中,表达了他对春天欢愉气氛的欣赏,同时又对外界的影响保持警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开头两句描绘了游玩者的靓妆艳服和箫鼓声中欢快的气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靓妆艳服”和“箫鼓声”,诗人巧妙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欢乐的春日场景,仿佛让人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然而,随即转入对春风的寄语,传达出诗人对这份欢乐的警惕与反思,仿佛在提醒人们在欢乐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外界的干扰带来不必要的波澜。诗的最后一句则深刻地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欢乐的享受,也有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靓妆艳服游川上:描述游人打扮得光鲜亮丽,展现了春日游玩的热闹场景。
  2. 箫鼓声中俗自欢:在音乐声中,人们欢快地享受着生活,体现了世俗的欢乐。
  3. 寄语春风休用恶:诗人向春风发出劝告,希望它不要来捣乱,表现出对欢乐的珍惜。
  4. 恐教潭水起波澜:担心外界的变动会打破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靓妆艳服”与“箫鼓声中”,形成了和谐美的音韵。
  • 比喻: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春风则代表外界的影响。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可以“恶”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欢愉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内心宁静的珍视,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时要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和。诗中融合了欢乐与思考,展示了梅尧臣深邃的生活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靓妆:象征青春与美丽。
  • 艳服:代表华丽与繁荣。
  • 箫鼓声:象征欢乐与庆祝。
  • 春风:寓意希望与生机。
  • 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靓妆艳服”的意思是: A. 简朴的服饰
    B. 华丽的打扮
    C. 休闲的服装
    答案: B

  2. 诗人希望春风: A. 来捣乱
    B. 不要捣乱
    C. 增添欢乐
    答案: B

  3. “潭水起波澜”比喻: A. 生活的欢快
    B. 内心的骚动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对,梅尧臣的诗更强调了欢乐与警惕的结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王维的诗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而梅尧臣则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持了一份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梅尧臣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