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守臣闵雨几曾欣,两月天高叫不闻。黄纸带将今雨至,分明端为圣明君。
白话文翻译
这位守臣在雨中几时能感到快乐呢?在这两个月的高天上,他的呼喊却无人听闻。今天的雨落在黄纸上,分明是为了那位明理的君主而来。
注释
- 守臣:指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 闵雨:忧虑于雨,表达对天气变化的担忧。
- 两月:指两个月的时间,暗示天气干旱。
- 天高:形容天空晴朗,气候干燥。
- 黄纸:古代文书或告示的材料,这里象征政府或皇帝的命令。
- 圣明君:指明智的君主,强调对统治者的尊重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明君的期待。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对君主明治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渴望和守臣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开头的“守臣闵雨几曾欣”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干旱天气的不满和对雨水的期待。
“两个高天叫不闻”一句,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无奈感,表达了即使守臣再如何呼喊,仍旧得不到回应,隐喻了官员对民生疾苦的无能为力。接下来的“黄纸带将今雨至”,则用黄纸这一意象,象征着天命和皇权,强调了这一场雨的来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命题。
最后一句“分明端为圣明君”进一步强化了对君主的期待和对明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心中对国家安定和民生幸福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杨万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守臣闵雨几曾欣:守臣常常忧虑于雨水,几乎没有感到过快乐。
- 两月天高叫不闻:已经两个月的晴天,尽管他大声呼喊,却无人能听到。
- 黄纸带将今雨至:今天的雨在黄纸上落下,象征着某种命令或天意。
- 分明端为圣明君:这场雨显然是为了那位明智的君主而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守臣”和“圣明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政治与自然的关系。
- 意象:黄纸象征政令,雨水象征民生,二者结合传达了对统治者的期待。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了对民生和国家治理的关注,表达了对明君的期盼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黄纸:象征着政令和皇权,强调了政治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天气的无奈
- B. 对国家的关心
- C. 对个人前途的迷茫
-
“黄纸”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皇权与命令
- C. 人民的疾苦
-
诗中提到的“圣明君”指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明智的君主
- C. 无能的统治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加注重对雨水的期待,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