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时间: 2025-02-04 15:3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 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 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 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 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
白话文翻译
院子里静悄悄的,青苔积满了地面,庭院深处怪石倾斜。 蝉声在门槛边急促地响起,彩虹的影子仿佛垂挂在屋檐下。 白天的漏声似乎也显得漫长,丛生的兰花还未感到衰败。 稀疏的竹林中翡翠鸟筑巢,折断的芦苇覆盖着鸬鹚。 对着酒杯胸怀开阔,下棋时兴趣慢慢展开。 景色都随着个人的喜好而变化,万物各自顺应其自然。 道与时代相会合,才华不是世俗所能束缚的。 赋诗赠给座上的客人,秋天的事情有什么可悲的呢?
注释
- 苍苔:青苔。
- 怪石欹:怪石倾斜。
- 槛:门槛。
- 虹影:彩虹的影子。
- 昼漏:白天的漏声,指时间。
- 丛兰:丛生的兰花。
- 疏篁:稀疏的竹林。
- 翡翠:一种鸟。
- 折苇:折断的芦苇。
- 鸬鹚:一种水鸟。
- 襟怀旷:胸怀开阔。
- 旨趣迟:兴趣慢慢展开。
- 遂其宜:顺应其自然。
- 道与时相会:道与时代相会合。
- 才非世所羁:才华不是世俗所能束缚的。
- 贻:赠给。
- 秋事:秋天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以文学和书法著称。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徐铉奉和右省仆射的作品,右省仆射是唐代官职名,这里指的是某位高官。诗中描绘了宁静的庭院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庭院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静谧与生机。诗中“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则通过动与静的对比,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徐铉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通过“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最后两句“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由与才华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才华不应被世俗所束缚。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描绘了庭院中的静谧景象,青苔积满地面,怪石倾斜,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通过蝉声和虹影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
-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兰花的生机,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通过竹林和水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 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强调了自然景物的顺应自然,万物各得其所。
- 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体现了作者对自由与才华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才华不应被世俗所束缚。
- 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事物的乐观态度,认为秋天并无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虹影向檐垂”将彩虹的影子比喻为垂挂的物体。
- 拟人:如“昼漏犹怜永”将时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豁达的胸怀和对才华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悠闲态度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苔: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静谧。
- 怪石:象征着自然的奇特和变化。
- 蝉声:象征着夏日的生机和时间的流逝。
- 虹影:象征着美丽和希望。
- 丛兰:象征着生机和纯洁。
- 疏篁: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宁静。
- 翡翠: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折苇:象征着自然的脆弱和坚韧。
- 鸬鹚: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院静苍苔积”中的“苍苔”象征着什么? A. 岁月的沉淀 B. 自然的静谧 C. 生机和纯洁 D. 美丽和希望
-
诗中“蝉声当槛急”中的“蝉声”象征着什么? A. 夏日的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和谐 D. 自然的脆弱
-
诗中“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才华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物,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徐铉的诗歌风格。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诗歌。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研究徐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