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时间: 2025-01-11 12:46:07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即事
作者: 顾况 〔唐代〕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白话文翻译

在泊岸降下茅草,闲适的隐居在洞天之中。
杨君悠闲地修道,掌管命运的神仙停驻流年。
山峦环抱着桃花流水,窗外分隔着柳谷轻烟。
抱着孙儿可以栽种树木,倚着拐杖询问耕田事宜。
世事不要来打扰,浮名就任其一旁。
自古谢安和石崇,谁又懂得饮用灵泉?

注释

  • 下泊:泊船的地方,指在水边停靠。
  • 茅仙:隐居者,指修道者。
  • 杨君:指杨恭仁,唐代著名的道士。
  • 司命:掌管命运的神明。
  • 崦合:山峦环抱。
  • 桃花水:指桃花流水,象征春天。
  • 倚杖:依靠拐杖,表示年老或安闲的状态。
  • 耘田:耕种田地。
  • 浮名:虚名,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字子真,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恬淡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隐居山林期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他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对世事的淡漠态度反映了他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山居即事》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下泊降茅仙”一句,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画面,仿佛在描绘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的“杨君闲上法”则引入了修道主题,暗示诗人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自由。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美丽景色,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时间也在此刻停滞。整首诗中,诗人对“世事”的淡漠与对“浮名”的无所谓,展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谢安和石崇的敬仰,同时也指向了一种真正的生活哲学:真正的逍遥并不在于名声,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泊降茅仙:描绘在水边停船,隐居于茅草丛中的仙人。
  2. 萧闲隐洞天:形容隐居生活的悠闲与清静,隐匿在洞天福地。
  3. 杨君闲上法:提到道士杨君,表达修道时的悠闲心态。
  4. 司命驻流年:命运之神在此停驻,暗含时间的流逝与静止。
  5. 崦合桃花水:桃花流水环绕山峦,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6. 窗分柳谷烟:窗外的柳树与谷中的烟雾,营造出静谧的环境。
  7. 抱孙堪种树:抱着孙儿,可以栽种树木,表现家庭的和睦与安宁。
  8. 倚杖问耘田:倚着拐杖,询问耕作,体现出农田的宁静生活。
  9. 世事休相扰:表达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渴望不被打扰。
  10. 浮名任一边:放任虚名于一旁,表现出对名利的无所谓。
  11. 由来谢安石:提及历史人物谢安与石崇,表达对其淡泊名利的敬仰。
  12. 不解饮灵泉:暗示真正的逍遥不在于世俗的名利,而在于灵魂的滋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桃花流水,表达清幽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淡漠,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柳谷:柳树常与柔和、宁静相联,象征着温柔的生活态度。
  • 灵泉:象征着精神的滋养与内心的平静,反映出诗人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君”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杨恭仁
    C. 杜甫

  2.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置之不理
    C. 热衷参与

  3. 诗中提到的“灵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精神的滋养
    C.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顾况的《山居即事》和陶渊明的《饮酒》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顾况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而陶渊明则着重于个人的内心情感与对自然的亲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共同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