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伤温德彝 / 伤边将
原文展示: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白话文翻译:
往年,敌军侵犯榆关,我在龙城一战失败,孤身骑马回归。
侯印的消息没有传来,李广却未能被封;而其他人却像天山一样高不可攀。
注释:
- 戎虏:指外敌或游牧民族。
- 榆关:古代的一处关隘,位于北方。
- 龙城:指战斗的地方,或象征北方的边城。
- 侯印:古代封侯的印信,象征权力和地位。
- 李广:汉朝著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但未能得官封。
- 丘垄:指高地、丘陵,暗指他人地位的高不可攀。
- 天山:指高山,象征着高远、不可企及的境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诗人,以词风清丽闻名,擅长写伤感、思乡的作品。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边将的悲壮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对战斗失败和无功受封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此诗以边关战事为背景,描绘了战士在战斗中的苦楚及对命运的无奈。首句“昔年戎虏犯榆关”直接引入战斗场景,展现了外敌入侵的紧迫情境。接下来的“龙城匹马还”则描绘了作者孤独回归的形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与孤寂。诗中提到的“侯印不闻封李广”道出了边将的无奈,李广虽勇猛,却终未得封赏,暗示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最后一句“他人丘垄似天山”则以对比手法强调了他人的高位与自身的卑微,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壮的豪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年戎虏犯榆关:提及过去的战争,戎族的入侵造成了国家的动荡。
- 一败龙城匹马还:表达了战败后孤身一人的悲惨处境,突显了作者的无助。
- 侯印不闻封李广:李广虽有能力却未曾得到应有的封赏,反映了对英雄无用的感慨。
- 他人丘垄似天山:其他人高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个人命运的无常和对理想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侯印不闻封李广”,句式工整。
- 比喻:将高地比作“天山”,强调其不可及的地位。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战士命运的悲叹,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反映出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意象分析:
- 榆关:象征国家的边防与安危。
- 龙城:代表着战斗与失败,承载着战士的梦想与失落。
- 李广:象征无奈的英雄,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
- 丘垄与天山:对比他人高位与自身的卑微,象征社会的不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戎虏”指的是?
- A. 内部叛乱
- B. 外敌
- C. 自然灾害
- “龙城”象征着什么?
- A. 胜利
- B. 失落的战斗
- C. 和平的年代
- 诗中提到的“戎虏”指的是?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头》李白
-
诗词对比:
- 《出塞》强调了战士的豪情壮志,而《伤边将》则更侧重于对命运的感慨与历史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边关战争的主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