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时间: 2025-01-25 18:16:01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白话文翻译:

扑打花蕊,点缀着黄色的花瓣,轻轻呵护着花儿,满头青翠的发鬟。
鸳鸯枕头映照着屏风的山影,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三五的夜晚,映衬着她的美丽容颜。


注释:

  • 扑蕊:用手轻轻打击花蕊,表示对花的呵护和喜爱。
  • 添黄子:指在花蕊上点缀黄色的花瓣,增添色彩。
  • 呵花:轻声呼唤或呵护花朵,表现出对花的关爱。
  • 翠鬟:形容女子的发髻,青翠色的发髻,象征青春与美丽。
  • 鸳枕:鸳鸯形状的枕头,通常用来象征情侣之间的亲密。
  • 映屏山:指影子投射在屏风上的山影,增添了环境的美。
  • 月明三五夜: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月亮最圆最亮的夜晚。
  • 芳颜:美丽的面容,芳香的脸庞。

典故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柔的夜晚场景,结合花卉与月光,传达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提到的“鸳枕”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而“月明三五夜”则是唐诗中常用的意象,常与月光下的思念、爱情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湘湖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及词人。他以词风细腻、音韵优美著称,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频繁,温庭筠的词作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情景,尤其是对爱情和生活的细腻描写。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南歌子·扑蕊添黄子》是一首充满了浪漫气息的词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开篇的“扑蕊添黄子”,描绘出一种轻柔的动作,仿佛是在温柔地呵护着花朵,传达出一种细腻的关怀,而这样的意象也为整首词奠定了温婉的基调。接着“呵花满翠鬟”,则让我们感受到女子的美丽与优雅,翠鬟的青色与盛开的花朵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浪漫,“鸳枕映屏山”则用意象表现出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鸳鸯枕头的选择不仅使得场景更加温馨,也象征着爱情的甜美。最终的“月明三五夜,对芳颜”则将视线引向了月光下女子的容颜,月光的明亮和夜晚的宁静,使得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动人,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而情感也在此时达到巅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突显了爱情的美好与温柔。温庭筠用他特有的语言魅力将恋爱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对唐代词风的一次完美诠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扑蕊添黄子:轻轻拍打花蕊,添加黄色的花瓣,表现出对花的爱护与关注。
  2. 呵花满翠鬟:轻轻呼唤花朵,映衬出女子满头青翠的发鬟,展现了女子的美丽。
  3. 鸳枕映屏山:鸳鸯形状的枕头映照着屏风上的山影,表现了温馨的氛围。
  4.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在明朗的月光照耀下,映衬出女子的美丽面容,描绘出一个浪漫的夜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喻为女子的美丽,增添了浪漫色彩。
  • 拟人:通过“呵花”表达出诗人对花的情感,赋予花朵以生命。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扑蕊”和“呵花”,增强了词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表达了恋爱中甜美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与人间爱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娇嫩,代表女性的温柔。
  • :常象征思念与浪漫,代表夜晚的静谧。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寓意情侣间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扑蕊”在诗中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怒火 B. 关怀 C. 忧伤

  2. “鸳枕”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亲密爱情 C. 离别

  3. 诗中提到的“月明三五夜”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初一 B. 十五 C. 二十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温庭筠的《南歌子》更侧重于描绘恋爱中的细腻情感,而李清照则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失落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唐宋时期女性的温柔与聪慧,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温庭筠诗词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