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道中》

时间: 2025-01-27 04:09:11

肩舆唑睡茶力短,野堠无文山路长。

鸦鹊声欢人不会,枇杷一树十分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肩舆唑睡茶力短,野堠无文山路长。鸦鹊声欢人不会,枇杷一树十分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肩舆中打盹的情景,感到疲惫,沿着没有标记的山路行走。耳边传来喜鹊的欢叫声,但人们对此并未察觉。远处的枇杷树上,果实已经成熟,金黄诱人。

注释:

  • 肩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轿子。
  • 唑睡:打盹、打瞌睡。
  • 茶力短:形容茶水的提神效果有限,不能使人保持清醒。
  • 野堠:荒野的田埂。
  • 无文:没有标记、没有路标。
  • 鸦鹊:指喜鹊,象征喜庆。
  • 十分黄:指枇杷果实的成熟状态,颜色鲜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桐庐道中》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桐庐时,体现了他在行旅中的观察与感受。此时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桐庐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自然的美好。开篇以“肩舆唑睡”引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行旅中的疲惫状态,仿佛读者能感受到他在肩舆上微微打盹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野堠无文山路长”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暗示着他在自然中的孤独感。

然而,诗中又通过“鸦鹊声欢”展现出一种喜庆的氛围,尽管人们未能感受到这种声音的美好,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容易忽略身边的美好。最后一句“枇杷一树十分黄”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既是对自然丰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冷暖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肩舆唑睡茶力短:诗人描述自己在轿子上昏昏欲睡,茶的提神效果不够,显示出他疲惫的状态。
  2. 野堠无文山路长:行走在荒野的无标记的山路上,增加了旅途的艰辛。
  3. 鸦鹊声欢人不会:喜鹊的欢叫声在耳边响起,但却无人注意,暗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忽视。
  4. 枇杷一树十分黄:成熟的枇杷树象征着自然的丰收与美好,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疲惫的状态与饮茶后的短暂提神效果相比较,生动且形象。
  • 拟人:将“鸦鹊声欢”描绘成一种欢快的情景,赋予自然生动的生命力。
  • 对仗:如“肩舆唑睡”与“野堠无文”,形成对称,使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疲惫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对人们生活中常被忽略的美好事物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肩舆:象征着古代人的出行方式,体现了诗人的身份与地位。
  • 鸦鹊:代表着喜庆与自然的声音,寓意着生活的美好。
  • 枇杷:象征丰收与自然的馈赠,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肩舆唑睡”中的“唑”字意思是:

    • A. 沉睡
    • B. 打盹
    • C. 笑声
  2. 诗中提到的“鸦鹊”象征着什么?

    • A. 忧伤
    • B. 喜庆
    • C. 寂寞
  3. 诗人通过“无文山路”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迷茫与无助
    • B. 喜悦与欢快
    • C. 宁静与安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通过月光和床前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更加浓厚的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