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者吟》

时间: 2025-01-27 03:36:16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

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欺诈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欺诈。不相信世界上的人,因为其中没有真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诈者:欺诈的人。
  • 固疑人:总是怀疑别人。
  • 尽行诈:完全充满了欺诈。
  • 不信:不相信。
  • 其间:其中。

典故解析:

  •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中的欺诈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败坏,欺诈行为普遍存在,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诈者固疑人”和“天下尽行诈”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普遍怀疑他人,整个社会充满了欺诈行为。后两句“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观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诚信缺失的深刻忧虑。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邵雍诗歌的朴素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诈者固疑人”:欺诈的人总是怀疑别人,暗示了欺诈行为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2. “天下尽行诈”: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欺诈,强调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3. “不信天下人”:不相信世界上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诚信的失望。
  4. “其间无真话”:其中没有真话,进一步强调了社会诚信的缺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诈者固疑人”与“天下尽行诈”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 排比:通过“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的排比结构,强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诚信的缺失,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诈者:象征着欺诈和怀疑。
  • 天下:象征着整个社会。
  • 真话:象征着诚信和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诗中提到的“诈者”指的是什么? A. 诚实的人 B. 欺诈的人 C. 怀疑的人 D. 信任的人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什么样的态度? A. 乐观 B. 悲观 C. 中立 D. 无所谓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比自然和人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诈者吟》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