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殊有秋意》
时间: 2025-04-29 15:2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後殊有秋意
天地新秋入苦吟,
诗书万古付孤斟。
爱君忧国孤臣泪,
临水登山节士心。
只叹鼻端无妙斲,
岂知弦外有遗音。
剡中胜践今犹昔,
安得高人支道林?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的天地间,深秋的气息渐渐涌现,我在苦苦吟咏。古今诗书都交给孤独的酒斟者。为了忧国忧民,我流下孤臣的泪水;在水边登山,节士的胸怀如同山水一般。只可惜自己才华有限,无法雕琢出美妙的诗篇,怎知弦外还有未被发掘的音韵?剡溪的胜景,至今依旧如昔,如何能得高人来支撑这条道林呢?
注释:
- 天地新秋:指新秋季节的到来。
- 苦吟:苦苦吟诵,表达诗人的苦闷与忧伤。
- 孤斟:孤独地斟酒,意指孤独的人。
- 爱君忧国:为了爱国家而忧虑,表达忠诚。
- 节士心:有节操有理想的人心。
- 妙斲:精妙的雕刻或创作。
- 弦外音:音乐中未被直接表达的美,暗指诗中深藏的意境与情感。
- 剡中胜践:剡溪的美景,表明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著称。
创作背景:
《雨後殊有秋意》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国家前途深感忧虑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无奈与追求。
诗歌鉴赏:
《雨後殊有秋意》是陆游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雨水洗礼之后所感受到的清新与凄凉。诗中,秋意的浓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陆游通过“天地新秋”引入,表现出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孤臣泪”和“节士心”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与对美好意境的追求,表达了他对创作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弦外有遗音”,让人联想到诗歌创作的潜在意义,隐喻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虽有无奈,却仍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道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新秋入苦吟:新秋的气息进入了我的苦吟之中,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感受。
- 诗书万古付孤斟:古往今来的诗书都交给我这个孤独的人来品味。
- 爱君忧国孤臣泪:我因爱国而忧愁,流下孤臣的眼泪。
- 临水登山节士心:在水边攀山,体现出志士的豪情与心境。
- 只叹鼻端无妙斲:感叹自己没有出色的才华,无法进行精妙的创作。
- 岂知弦外有遗音:怎能知道音乐中还有未被发现的美妙音韵?
- 剡中胜践今犹昔:剡溪的美景至今依旧如昔,显示了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 安得高人支道林?:希望能有高人来支持这条理想的道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爱君忧国”与“孤臣泪”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诗书比作酒,表达其珍贵与孤独。
- 拟人:如“弦外有遗音”,赋予无形音韵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个人才华的自谦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通过对秋意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意: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孤臣泪:象征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的忠诚与苦闷。
- 节士心:代表着理想者的胸怀,鼓励坚持不懈。
- 剡溪:自然美景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与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臣泪”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
“弦外有遗音”是指什么? A. 美妙的旋律
B. 未被发现的深层意境
C. 诗的缺陷 -
陆游的创作背景主要是? A. 对国家的无忧无虑
B.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C.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苦闷。
- 李白的《将进酒》,体现了饮酒作乐与激昂的情感,形成对照。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但陆游更加注重内心的忧愁与孤独,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