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涟水登楼寄赵伯山) 云间皓月。光照银淮来万折。海岱楼中。拂袖雄披楚岸风。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
白话文翻译:
云间明亮的月亮,光芒照耀着银色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在海岱楼中,我挥袖迎风,感受着楚地的岸边风。酒醉后的清夜,我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江水遥远,淮河漫长,我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
注释:
- 云间皓月:指天空中明亮的月亮。
- 光照银淮:月光照耀在淮河上,银光闪闪。
- 海岱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拂袖雄披楚岸风: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
- 羽扇纶巾:古代文人的装束,羽扇象征智慧,纶巾象征文雅。
- 江远淮长:形容江河的遥远和漫长。
- 举首宗英: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以“米体”著称,诗文也颇有成就。米芾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甚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米芾在涟水登楼时所作,寄给友人赵伯山。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米芾在涟水登楼时所作,寄给友人赵伯山。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首句“云间皓月”以明亮的月亮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接着“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在“海岱楼中”,诗人挥袖迎风,感受着楚地的岸边风,展现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气概。后两句“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则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清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则表达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间皓月”:以明亮的月亮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
- “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波光粼粼,曲折蜿蜒,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海岱楼中”:诗人所在的地方,为下文的豪情壮志做铺垫。
- “拂袖雄披楚岸风”: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展现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气概。
- “醉余清夜”: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清夜,为下文的意境做铺垫。
- “羽扇纶巾人入画”: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仿佛进入了画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远淮长”:形容江河的遥远和漫长,为下文的豪情壮志做铺垫。
- “举首宗英醒更狂”:表达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心中的英雄豪情更加狂放,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光照银淮来万折”中,将月光照耀下的淮河比作银色的河流,形象生动。
- 拟人:“拂袖雄披楚岸风”中,将风拟人化,形容诗人挥袖迎风,感受楚地的风。
- 对仗:“江远淮长”中,江与淮、远与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米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意象分析:
- 云间皓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光照银淮:月光照耀下的淮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海岱楼中:诗人所在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 拂袖雄披楚岸风:挥袖迎风,象征着诗人的豪放不羁。
- 羽扇纶巾:古代文人的装束,象征着智慧和文雅。
- 江远淮长:江河的遥远和漫长,象征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光照银淮来万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光照耀下的淮河 B. 阳光照耀下的淮河 C. 月光照耀下的长江 D. 阳光照耀下的长江
-
诗中“羽扇纶巾人入画”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战争的向往 B. 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D. 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诗中“举首宗英醒更狂”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B. 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C. 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诗人对豪情壮志的追求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 黄庭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米芾《减字木兰花》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但米芾的诗更加注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米芾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