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芥塘佛祠》

时间: 2025-01-25 23:31:48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晓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芥塘佛祠
作者: 贺铸 〔宋代〕

青青麰麦欲抽芒,
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
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
待晓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
故人题字满长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青翠的麦田即将成熟,东风狂烈,带来春末夏初的气息。诗人沿着小路,穿过断桥,寻找一座古老的寺庙。短篱笆和高大的树木隔着一条横塘。打开门,未曾打扫的杨花在细雨中飘落,等到天明先点燃柏子香。诗人感慨,何必在行役的劳累中忘却烦恼,故人的题字已在长廊中满满的。


注释

  • 麰麦:一种小麦,成熟时会抽出麦穗。
  • 浩荡:形容风势或气势浩大,这里指东风的猛烈。
  • 微径:小路。
  • 断桥:桥梁损坏,无法通行的桥。
  • 古寺:指历史悠久的寺庙。
  • 短篱:矮篱笆。
  • 柏子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焚香。
  • 行役:出行、劳作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杨花雨:杨花飘落,常用于描写春天的雨景,象征着轻盈与柔美。
  • 柏子香:在古代,焚香是一种祭祀或静心的方式,柏树常被认为是长寿和纯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存之,号秋水,北宋末年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贺铸的作品在风格上受到王安石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贺铸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人情谊的珍视。诗中所描绘的古寺和自然环境,可能是诗人游历时的真实场景,表达了他在劳作之余的宁静和内心的安宁。


诗歌鉴赏

《宿芥塘佛祠》是一首描绘宁静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首联“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描绘了麦田渐成熟的景象,伴随狂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接下来的“微径断桥寻古寺”,展示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向往,寻求心灵的寄托。

后两联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开门时的慵懒和未扫的杨花雨,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而“底许暂忘行役倦”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虽然忙碌,但仍然渴望片刻的宁静与放松。最后的“故人题字满长廊”不仅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细腻入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青麰麦欲抽芒:描绘了一片青翠的麦田,预示着小麦即将成熟,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2. 浩荡东风晚更狂:描写晚风的猛烈,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暗示了自然的力量。
  3. 微径断桥寻古寺:诗人沿着小路寻找古寺,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追寻。
  4. 短篱高树隔横塘:用短篱笆和高树构建的画面,形成一种隔绝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5. 开门未扫杨花雨:开门时发现外面飘落的杨花,暗示生活的懒散与闲适。
  6. 待晓先烧柏子香:等天明点燃香火,象征着对宁静和内心的追求。
  7. 底许暂忘行役倦:反思繁忙的生活,渴望片刻的放松。
  8. 故人题字满长廊:故人的题字充满长廊,展现出深厚的友谊与人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青麰麦”和“浩荡东风”,表现出诗人的严谨与工整。
  • 比喻:杨花雨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轻盈。
  • 意象:短篱、高树、古寺等意象构建出宁静的田园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青青麰麦: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东风: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力量。
  • 古寺: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流逝。
  • 柏子香:代表着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青麰麦欲抽芒”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麦田即将成熟
    B. 杂草丛生
    C. 秋天的景象

  2. 诗中提到的“故人题字”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书法
    B. 过去的朋友留下的字句
    C. 墙上的广告

  3. “开门未扫杨花雨”中的“杨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生命的轻盈与无常
    C. 秋天的寒冷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白的诗作:贺铸的作品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的诗则更为豪放,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鉴赏》
  2. 《古诗词入门》
  3. 《唐宋诗词选》

这些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