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山》
时间: 2025-01-11 07:4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登天坛山,洒然清吟目。
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飞仙,庭除生苜宿。
古碑野火烧,剥落字难读。
雏鹿卧幽岩,孤鸟响空谷。
解鞍小迟留,偷閒半日足。
长啸归去来,题诗纪幽独。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天坛山,心情愉悦地吟诵着诗句。群山像儿孙一样,排列成三十六座。沿着藤蔓攀登到山顶,那里有一座少室寺庙。山中的人宛如飞仙,庭院里生长着苜蓿。古碑曾经被野火烧过,字迹剥落难以辨认。小鹿卧在幽静的岩石下,孤鸟在空谷中鸣叫。解下马鞍稍稍停留,偷得半日的闲暇。长啸一声归去,题下诗句以纪念这份幽静的独处。
注释
- 洒然:形容心情舒畅,轻松自然。
- 群峰:指众多的山峰。
- 儿孙:比喻亲切的后代,形象生动。
- 支藤:指用藤蔓支撑,形容攀登的方式。
- 少室屋:少室山寺的简称。
- 山人化飞仙:指山中隐士如同神仙般自在。
- 苜宿:指生长的苜蓿,为庭院中常见的植物。
- 古碑:指古代的碑文。
- 野火烧:形容自然灾害对古物的破坏。
- 雏鹿:指年轻的小鹿。
- 幽岩:指幽静的岩石。
- 解鞍:卸下马鞍,表示停留和休息。
- 长啸:高声呼叫,表示豪放的情感。
- 纪幽独:记录这份孤独的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华,籍贯未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描绘山川景色及隐士生活,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天坛山》是汪元量在登山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山水的陶醉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作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状态。
诗歌鉴赏
《天坛山》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天坛山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便描绘诗人登山的情景,"洒然清吟目" 表达了他心情的愉悦与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将群峰比作儿孙,生动地表现出山脉的壮丽与亲切,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少室屋”不仅是景物的描写,还暗含着隐者的生活理想,体现了士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山人化飞仙则表现了诗人在此地的心灵升华,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古碑的字迹剥落,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时光的流逝,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小鹿与孤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氛围。最后,诗人解鞍稍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珍惜与享受,"题诗纪幽独" 则是对这段独处时光的记录,显示了他身处自然中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反映宋代士人情怀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登天坛山,洒然清吟目。
- 描写了诗人登上天坛山时的愉悦心情,"洒然"表明了心情的轻松。
-
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
- 将山峰比作儿孙,形象生动,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感。
-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 描绘了攀登的情景,"支藤"体现了山中环境的特殊,"少室屋"暗示隐士生活。
-
山人化飞仙,庭除生苜宿。
- 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山中隐士的悠然自得,苜蓿的生长增添了生机。
-
古碑野火烧,剥落字难读。
- 反映历史的沧桑,古碑的破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雏鹿卧幽岩,孤鸟响空谷。
- 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生动展现了山中生物的和谐。
-
解鞍小迟留,偷閒半日足。
- 表现出诗人对这片刻宁静的珍惜,体现了他的闲适状态。
-
长啸归去来,题诗纪幽独。
- 以长啸告别,表达对自然的留恋,并用题诗来记录这段独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群峰比作儿孙,形象且富有感情。
- 拟人:山人化飞仙,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坛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闲适、清净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坛山:象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 群峰:象征生命的延续与亲情。
- 少室屋:隐士生活的象征。
- 古碑:历史的象征,反映时间的流逝。
- 雏鹿与孤鸟:自然生灵的象征,表现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坛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群峰如儿孙”比喻的是?
- A. 亲切的自然
- B. 自然的壮丽
- C. 生命的延续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少室屋”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隐士的住所
- C. 一种植物
- D. 一块石碑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天坛山》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前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内心的独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