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湖夜归》

时间: 2025-01-27 04:46:52

昔如架上九秋鹰,今似窗间十月蝇。

无复櫜鞬思出塞,不妨粥饭略同僧。

白苹洲晚初回棹,绿树村深已上灯。

莫谓陶诗恨枯槁,细看字字可铭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如架上九秋鹰,今似窗间十月蝇。
无复櫜鞬思出塞,不妨粥饭略同僧。
白苹洲晚初回棹,绿树村深已上灯。
莫谓陶诗恨枯槁,细看字字可铭膺。

白话文翻译:

曾经像架上的九秋大雕,今天却如窗间十月的小苍蝇。
不再有那种携弓出征的豪情,倒不如和僧人一样,吃点简单的粥饭。
在白苹洲的傍晚刚刚划上小船,绿树环绕的村庄里已点上灯火。
不要说陶渊明的诗歌让人感到枯燥无味,细细品味每一个字都值得铭记在心。

注释:

  • :曾经,过去的意思。
  • 架上:指高处或架子上,形容鹰的姿态。
  • 櫜鞬:櫜鞬是箭袋的意思,象征着出征的装备。
  • 粥饭:简单的食物,指的是僧人的清淡饮食。
  • 白苹洲:地名,指的是某个河流或湖泊的地方。
  • 铭膺:铭刻在心,形容对诗句的深刻印象。

典故解析:

  • 陶诗:指陶渊明的诗,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出塞:出征边塞,古人常用来形容壮志凌云的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生于1090年,卒于1180年。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作品以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闻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壮志和现状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杭湖夜归》是陆游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平淡生活,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淡然。开头两句,陆游以鹰和苍蝇作比,象征着他曾经的高远志向与现在的卑微状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对比与情感冲击。接着,诗人以“无复櫜鞬思出塞”表达了他对年轻时出征的向往已经消逝,现在的他宁愿与僧人一起吃简单的粥饭,显示出一种无奈而又平和的心态。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白苹洲的傍晚景象,诗人划船归来,绿树村庄的灯火初上,展现了一幅恬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仿佛在告诉读者,生活虽然平淡,却依然有其美好的一面。最后,陆游以陶渊明的诗作作结,强调细读其字句的价值,暗示即使生活简单琐碎,依然能够找到值得铭记的东西。

整体来看,诗中融入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释然,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老年的智慧与从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昔如架上九秋鹰:昔日的我如高空中的大雕,象征着自由和壮志。
    2. 今似窗间十月蝇:如今却如窗边的小苍蝇,象征着卑微和无奈。
    3. 无复櫜鞬思出塞:再也没有出征的豪情壮志。
    4. 不妨粥饭略同僧:不如过着僧人般的简单生活。
    5. 白苹洲晚初回棹:傍晚在白苹洲刚刚划船归来。
    6. 绿树村深已上灯:村庄深处绿树成荫,灯火初上。
    7. 莫谓陶诗恨枯槁:不要以为陶渊明的诗作让人感到乏味。
    8. 细看字字可铭膺:细细品味字句,值得铭记。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鹰与苍蝇的对比,突出诗人心境的变化。
    • 意象:白苹洲、绿树、灯光等意象,营造出宁静的乡村夜景,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往昔豪情的追忆与对平淡生活的接受,体现了陆游的豁达与智慧。

意象分析:

  • :象征志向高远,追求自由与力量。
  • 苍蝇:象征平庸与无奈,反映现实的窘迫。
  • 白苹洲: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寄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灯光:象征希望和温暖,暗示生活中的细微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如架上九秋鹰”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自由的志向
    B. 生活的无奈
    C. 年轻的激情

  2. 诗中提到的“粥饭”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简单朴素的生活
    C. 追求美食

  3. 最后一句“细看字字可铭膺”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诗的重视与欣赏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杭湖夜归》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皆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陆游更加强调人生经历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逍遥。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