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时间: 2025-01-27 04:0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
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
举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问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月色的感慨与思念。诗人看到广阔的月光洒在大地上,花丛和竹林中满是悠长的思绪。黄公隐居的地方究竟在哪里,贺监什么时候能回到这片洲岛呢?良辰美景中,最好的时光是午夜,而今年的中秋夜格外美好。举杯饮酒,与月共饮,仰望天空似乎可以问个明白。
注释: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的样子,这里指的是月光洒在水面上。
- 蟾光:指月光,蟾蜍也是古代人形容月亮的一个意象。
- 悠悠:形容思绪绵长,遥远。
- 黄公:指黄庭坚,隐士,代表着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 贺监:指贺知章,唐代诗人,与黄公相提并论,意味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举杯:抬起酒杯,表示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生活在宋代,是一位以清新脱俗著称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简洁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时节,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借此表达对故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秋夜氛围,诗人用“万顷蟾光”描绘了月光洒满水面的壮阔景象,这种浩瀚的自然景观引发了诗人心中悠长的思绪。在“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中,诗人不仅在问友人黄公的隐居之所,也表现了对友人贺监的思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良夜的喜爱,特别是中秋这一天,恰逢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最后以“举杯酒露月同吸”收尾,诗人与月共饮,仰望青天,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更在意境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顷蟾光浩不收:广阔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浩瀚无边。
- 花汀竹屿思悠悠:花丛竹岛间,思绪绵延,似乎没有尽头。
- 黄公所隐知何地:黄公(黄庭坚)隐居的地方,不知在哪里。
- 贺监宜归乞此洲:希望贺监能早日归来,落脚于此洲。
- 良夜最佳惟午夜:在美好的夜晚中,午夜时分最为珍贵。
- 今秋偏好是中秋:今年的秋天尤为美好,尤其是中秋之夜。
- 举杯酒露月同吸:举杯饮酒,和月光一同享受。
- 仰面青天可问不:仰望青天,似乎可以向天提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蟾光,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句式工整,对仗工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月光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增添了情感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蟾光:象征着明亮、清澈的月光,代表着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 花汀竹屿: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黄公与贺监:象征着友谊与思念,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秋天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
“万顷蟾光”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A. 蟾蜍
B. 星星
C. 月亮
D. 水面 -
诗中提到的“黄公”指的是谁? A. 黄庭坚
B. 黄巢
C. 黄宗羲
D. 黄思远
答案:
- D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涉及月夜的主题,但吴潜的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吴潜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