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越秀山》
时间: 2025-01-11 12:5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林叠巘,步当年废堞,视天何极。一派荒烟残照里,渺渺平芜踪迹。裂壁枯萝,沿梯坏藓,布地蔫红藉。乱云飞起,霎时惊雨城北。谁记岭表风流,黄花血溅,战骨磷飞碧。夜夜越王台下水,空趁沧州寒汐。无主春山,题愁秋叶,遍染兴亡色。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
白话文翻译
在重重的树林和层叠的山峦中,走在当年废弃的城墙上,仰望天空无尽的苍穹。在这片荒烟残照中,平坦的土地上留下了渺小的踪迹。裂开的山壁上长满了枯萎的藤萝,沿着台阶生长的苔藓也已破败,地上铺满了枯萎的红色草叶。乱云飞舞,瞬间惊起北城的细雨。谁还记得岭外的风流往事,黄花染血,战骨飞散在碧空之下。夜夜在越王台下的水面上,徒然追逐沧州的寒潮。无主的春山,寄托了愁苦的秋叶,遍染了兴亡的色彩。究竟是哪家在抒发怨愤,隔着树林偶尔传来风笛的声音。
注释
- 重林叠巘:指山林层叠、重重叠叠。
- 步当年废堞:走在往年废弃的城墙上。
- 荒烟残照:荒凉的烟雾和残余的光线。
- 渺渺平芜踪迹:微小的、平平坦坦的踪迹。
- 裂壁枯萝:破裂的山壁上长满了枯藤。
- 沿梯坏藓:台阶上长满了坏掉的苔藓。
- 黄花血溅:黄花上溅满了鲜血。
- 越王台:指越王的台阶或城堡。
- 沧州寒汐:指沧州的寒潮。
- 无主春山:没有主人的春山,象征失去的光阴。
- 风笛: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当代,诗词创作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点。他的作品往往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越秀山的怀古与感慨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百字令·越秀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伤感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秀山的景致,重林叠巘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沧桑。诗的开头,作者站在废弃的城墙上,视野开阔,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接着,诗人通过“荒烟残照”描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消逝和无情。
在诗的中段,诗人用“裂壁枯萝”与“沿梯坏藓”展现了自然的衰败与时间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历史的沉重感。作者提到的“黄花血溅,战骨磷飞碧”,则带有战争的悲惨与壮烈,显现出历史的伤痛。
最后,诗人在越王台下的静谧中,思绪万千,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兴亡的无常。他用“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结尾,留下了对人世间孤独与怨恨的深思,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与共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历史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林叠巘:描绘了山林的层叠,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
- 步当年废堞:暗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站在历史的见证者位置。
- 视天何极:无边的视野象征着无尽的思考与追忆。
- 荒烟残照:描绘出一种凋零的景象,暗示历史的沉重。
- 平芜踪迹:表达了人事已非,踪迹微弱。
- 裂壁枯萝:自然的衰败与历史的沧桑交织。
- 沿梯坏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乱云飞起,霎时惊雨城北:突如其来的变化,象征历史的不可捉摸。
- 谁记岭表风流:对往昔风流人物的追忆,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黄花血溅,战骨磷飞碧: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悲惨。
- 夜夜越王台下水: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怀念。
- 无主春山,题愁秋叶:无主的春山象征失去的光阴,愁苦的秋叶则加深了这种情感。
- 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最后的孤独与怨愤,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裂壁枯萝”比喻历史的衰败。
- 拟人:如“春山”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深度。
- 对仗:诗中有对仗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的追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在越秀山的游历中,感受到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林:象征自然的雄伟与生命的厚重。
- 废堞:象征历史的遗迹与人事的无常。
- 荒烟:暗示历史的沉重与往昔的凋零。
- 黄花:象征战争的惨烈与英雄的牺牲。
- 春山:象征失去与怀念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百字令·越秀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永正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裂壁枯萝”,这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繁荣
- B. 战争的胜利
- C. 历史的衰败
- D. 个人的幸福
-
诗的最后一句“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与怨愤
- C. 爱情
- D. 友谊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陈永正:杜甫的诗歌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而陈永正则更多表现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蕴含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与历史的对话》
- 《陈永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