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1-25 00:30:46

隔江一带春山好。

平林新绿春光老。

休去倚阑干。

飞红不忍看。

东流何处去。

便是归舟路。

芳草外斜阳。

行人更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江一带春山好。
平林新绿春光老。
休去倚阑干。
飞红不忍看。
东流何处去。
便是归舟路。
芳草外斜阳。
行人更断肠。

白话文翻译:

隔着江水,春天的山色真美。
平坦的树林里,嫩绿的新叶在春光中逐渐变老。
不要再倚靠在栏杆上,
那纷飞的花瓣让我不忍心再看。
东流的江水,流向何方呢?
那正是我的归舟之路。
芳草丛中,斜阳西下,
行人在此更是倍感伤心。

注释:

  • 隔江:指隔着江水,强调距离。
  • 一带:指一片区域或范围。
  • 平林:平坦的树林。
  • 春光老:春天的光景逐渐逝去。
  • 休去:不要去。
  • 倚阑干:倚靠在栏杆上。
  • 飞红:指飘落的花瓣。
  • 东流:江水向东流去。
  • 芳草: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东流”可以与古人对江水的思考联系起来,常常象征着人生的流逝与归宿的追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文学成就较高,以词和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隔江一带春山好”,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感受到春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尤其是“飞红不忍看”,表达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无奈与心痛,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东流何处去”引发对归宿的思考,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与归属感的缺失。而“芳草外斜阳”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斜照,恰似生命的渐渐消逝,令人更加感到孤独与伤感。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与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既欣赏春光又对人生感慨的复杂心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隔江一带春山好:描绘远处春山的美丽景色。
    2. 平林新绿春光老:平坦的树林里新绿的叶子,春天的光景却渐渐衰老。
    3. 休去倚阑干:劝自己不要再倚靠在栏杆上。
    4. 飞红不忍看:飘落的花瓣让人不忍去看。
    5. 东流何处去:思考江水向东流去的方向。
    6. 便是归舟路:这条流向即是归家的路。
    7. 芳草外斜阳:芳草丛外,夕阳斜照。
    8. 行人更断肠:行人看到此景,心中感到更加悲伤。
  • 修辞手法: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飞红”形象地表现了花瓣的飘落,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归宿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春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 飞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渐渐消逝。
  •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菩萨蛮》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赵长卿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飞红”,指的是什么?

    • A. 飘落的树叶
    • B. 飘落的花瓣
    • C. 飞翔的鸟
    • D. 飞舞的云
  3. 诗中“东流何处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未来的方向
    • B. 生命的归宿
    • C. 春天的美好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赵长卿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赵长卿更强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背诵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