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一名巴渝辞)》
时间: 2025-04-27 18:31: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一名巴渝辞) 皇甫松 〔唐代〕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白话文翻译
槟榔花开时鹧鸪啼鸣,雄鸟在烟瘴中飞翔,雌鸟也跟着飞翔。 木棉花落尽,荔枝低垂,千花万花都在等待郎君归来。 芙蓉并蒂,心心相连,花儿侵入窗格,眼睛仿佛被穿透。 宴席中的蜡烛滴下红色的泪珠,合欢桃核象征着两人的同心。 斜江上风吹起波澜,劈开莲子,苦心可见。 山头的桃花与谷底的杏花,两花遥相呼应,美丽动人。
注释
- 槟榔花:槟榔树的花,此处象征着热带风情。
- 鹧鸪:一种鸟类,啼声独特。
- 烟瘴:指热带地区的雾气和瘴气。
- 木棉花:热带地区的常见花卉。
- 荔支:即荔枝,果实成熟时会下垂。
- 芙蓉并蒂:比喻夫妻恩爱,心心相印。
- 槅子:窗格。
- 蜡烛泪珠:比喻思念之情,泪如蜡烛滴下的泪珠。
- 合欢桃核:象征夫妻恩爱,同心同德。
- 斜江风起:形容江风斜吹,波澜起伏。
- 劈开莲子:比喻剖开心扉,显露真情。
- 山头桃花谷底杏:形容山花烂漫,遥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竹枝词》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民歌体裁,多用于表达爱情和乡愁。皇甫松的这首《竹枝词》描绘了热带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以热带地区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诗中“槟榔花发鹧鸪啼”和“木棉花尽荔支垂”等句,不仅描绘了热带地区的独特景致,也隐喻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芙蓉并蒂一心连”和“合欢桃核两人同”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民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槟榔花发鹧鸪啼”:描绘热带地区的自然风光,槟榔花盛开,鹧鸪啼鸣,生动传神。
- “雄飞烟瘴雌亦飞”:通过雄鸟和雌鸟的飞翔,象征夫妻间的相互扶持和共同奋斗。
- “木棉花尽荔支垂”:木棉花落尽,荔枝低垂,暗喻时光流逝,期盼亲人归来。
- “千花万花待郎归”:千花万花都在等待郎君归来,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
- “芙蓉并蒂一心连”:芙蓉并蒂,心心相连,比喻夫妻恩爱,情感深厚。
- “花侵槅子眼应穿”:花儿侵入窗格,眼睛仿佛被穿透,形容思念之深。
- “筵中蜡烛泪珠红”:宴席中的蜡烛滴下红色的泪珠,比喻思念之情,泪如蜡烛滴下的泪珠。
- “合欢桃核两人同”:合欢桃核象征着两人的同心,表达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 “斜江风起动横波”:斜江上风吹起波澜,波澜起伏,象征情感的波动。
- “劈开莲子苦心多”:劈开莲子,苦心可见,比喻剖开心扉,显露真情。
- “山头桃花谷底杏”:山头的桃花与谷底的杏花,两花遥相呼应,美丽动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并蒂一心连”和“合欢桃核两人同”,通过比喻表达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 拟人:如“千花万花待郎归”,将花儿拟人化,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
- 对仗:如“山头桃花谷底杏”,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期盼,展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槟榔花:象征热带风情。
- 鹧鸪:象征独特的啼声。
- 木棉花:象征热带地区的常见花卉。
- 荔枝:象征成熟和期盼。
- 芙蓉并蒂:象征夫妻恩爱。
- 蜡烛泪珠:象征思念之情。
- 合欢桃核:象征夫妻同心。
- 斜江风起:象征情感的波动。
- 劈开莲子:象征剖开心扉。
- 山头桃花谷底杏:象征山花烂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槟榔花发鹧鸪啼”描绘的是什么地区的自然风光? A. 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寒带地区 D. 沙漠地区
-
“芙蓉并蒂一心连”中的“芙蓉并蒂”比喻什么? A. 夫妻恩爱 B. 兄弟情深 C. 朋友情谊 D. 师生关系
-
“筵中蜡烛泪珠红”中的“蜡烛泪珠”比喻什么? A. 思念之情 B. 悲伤之情 C. 喜悦之情 D. 愤怒之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皇甫松《竹枝词》:两者都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但李白的《静夜思》更加简洁明了,而皇甫松的《竹枝词》则更加细腻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皇甫松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皇甫松的《竹枝词》,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从而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