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十五》

时间: 2025-02-04 15:44:29

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

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

白话文翻译:

祝愿史官无私公正,真正为民服务,大和之治能够蓬勃发展、国家安定。晨曦的朝庭尚未接受群臣的贺词,首先是向东朝致敬,感谢礼仪已然完成。

注释:

  • 祝史:祝愿史官,指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的官员。
  • 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无私。
  • 大和:指国家的和谐与安宁。
  • 丕应:重大或伟大的应验,常用于描述政治的成功。
  • 昕庭:指早晨的朝廷。
  • 群臣:众多的臣子。
  • 东朝:指朝廷的东边,可能隐指某个特定的朝代或地点。
  • 谢礼成:表示感谢礼仪已经完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字仲明,号文肃,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文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结合现实与历史,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人文精神。

创作背景:

《南郊庆成口号》是周密在南宋时期写的作品,背景是当时国家的发展与政治的稳定。诗中反映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以及对朝廷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祝愿与期待。前两句提到史官应无私,这不仅是对史官的期待,同时也是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呼唤,强调了公正的重要性。接着提到“大和丕应”,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揭示了朝廷内外的礼仪与关系,体现了政治礼节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诗中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有对当前政治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关心时政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祝史无私本为民:对史官的祝愿,强调了其应为民服务,不应有私心。
  2. 大和丕应泰阶平:希望国家安定、繁荣,展现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3. 昕庭未受群臣贺:早晨的朝廷尚未收到臣子们的祝贺,暗示着政治氛围的特殊性。
  4. 先过东朝谢礼成:说明在仪式上,首先要对东朝表示感谢,体现出礼仪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大和”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史官与朝廷礼仪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切与期待,表达了希望国家政治清明、民生安乐的愿望。

意象分析:

  • 史官:象征着历史的公正与记录的真实。
  • 大和:代表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 昕庭: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私”指的是什么? A. 公正无私
    B. 个人私欲
    C. 利益冲突

  2. “大和丕应”中的“大和”意味着什么? A. 战争
    B. 和谐与安宁
    C. 经济繁荣

  3. 诗人对朝廷礼仪的态度是: A. 不重视
    B. 非常重视
    C. 随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周密的作品更加强调礼仪与政治,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悲痛与国事的艰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周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