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客店》

时间: 2025-01-24 03:04:35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

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

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

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县郭依稀隔渡头,
解鞍来倚店家楼。
已攀桂树吟招隐,
因看梅花赋远游。
市上俚音多楚语,
桥边碧色是湘流。
直南乡国三千里,
目送羁鸿起暮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醴陵旅店的情景。县城的轮廓在水面上若隐若现,马鞍已解,倚靠在旅店的楼台上。作者已经爬上桂树,吟诵诗歌以隐居,而后又因梅花而赋诗表达远游的情志。市集上听到许多带有楚地方言的声音,桥边的水流清澈如碧。向南的故乡相隔三千里,目送孤雁在黄昏中飞起,心中不免生出愁绪。

注释:

  • 县郭:指县城的城墙和外围的集市。
  • 隔渡头:指渡口,表示水面上的景象。
  • 解鞍:把马鞍卸下,表示旅途的疲惫和休息。
  • 桂树:象征高洁和隐逸的理想。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雅。
  • 俚音:指地方方言,显示地方文化的特色。
  • 羁鸿:指被拘束的鸿雁,象征远行却不得志的心情。

典故解析:

  • 桂树:古代文人常以桂树比喻高洁之士,意指作者渴望隐居高洁的生活。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不拔,常用以表达诗人志向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骏,号惭愧道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绝句,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旅途之中,表达了他的思乡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醴陵客店的场景与他对故乡的思念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醴陵客店》是一首抒情的古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及内心情感的表达。开篇描绘了县城的模糊轮廓,仿佛在水面上轻轻晃动,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接着解鞍靠在旅店的楼上,体现了旅途的疲惫与放松。攀桂树吟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梅花则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市集的喧嚣与桥边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直南的三千里路,则是他心中无尽的距离与愁苦。最后一句“目送羁鸿起暮愁”,将思乡与孤独感情推向高潮,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采与内心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县郭依稀隔渡头:描绘县城的轮廓和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2. 解鞍来倚店家楼:表达诗人旅途疲惫,来到旅店稍作休息。
  3. 已攀桂树吟招隐:表现诗人向往隐士生活的情怀。
  4. 因看梅花赋远游:梅花的存在激发了他对远游的思考。
  5. 市上俚音多楚语:市集的喧闹与地方文化的展现。
  6. 桥边碧色是湘流:描绘清澈的湘水,展现自然之美。
  7. 直南乡国三千里:强调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增添了思乡的情绪。
  8. 目送羁鸿起暮愁:孤雁的飞起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树和梅花比作理想与志向。
  • 拟人:羁鸿被赋予情感,呈现出孤独的意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思乡情怀,折射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浓厚的抒情风格。

意象分析:

  • 桂树:象征高洁与隐逸,传达诗人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感。
  •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追求理想的精神。
  • 羁鸿:象征孤独与思念,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 刘克庄的《醴陵客店》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田
      B. 旅店
      C. 战场
  2. 填空题

    • 诗中提到的清澈水流被称为__
  3. 判断题

    • 诗中“羁鸿”指的是自由自在的鸟。(对/错)

答案:

  1. B
  2. 湘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刘克庄的《醴陵客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战乱中的忧愁,而刘克庄则体现了个人隐逸与远游的理想,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古诗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