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

时间: 2025-01-11 14:01:17

强学三冬足,高谈四座倾。

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

筹幄尝裨画,星曹仅持名。

生刍才一束,聊寄泪纵横。

意思解释

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

原文展示:

强学三冬足,高谈四座倾。
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
筹幄尝裨画,星曹仅持名。
生刍才一束,聊寄泪纵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学问的渴求和对才智的追求。作者提到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努力学习,以至于在座的人都被他的高谈阔论所倾倒。作品的完成让人想起唐代北海的文章,文笔如同汉代西京的风雅。诗中还提到在战略上曾经有所贡献,名声仅仅是个别的称谓。最后一句则以一束生草饲料作为寄托,流露出满腹的惆怅和泪水。


注释:

  • 强学:努力学习。
  • 三冬:指冬季,暗示艰苦的学习环境。
  • 高谈:高谈阔论,形容谈吐不凡。
  • 唐北海: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如北海王李弘。
  • 汉西京:指汉代的长安,以其文化繁荣著称。
  • 筹幄:指谋划、计划。
  • 星曹:古代星象官员,象征名声。
  • 生刍:新鲜的草,通常用于饲养牲畜,此处象征粗浅的才能。

典故解析:

  • 唐北海:指唐代的北海王李弘,因其文才出众而被后世传颂。
  • 汉西京:长安是汉代的都城,文化中心,象征着才华与风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擅长古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与困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文人常常感到学问与才华难以施展,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学问和智慧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和成就的向往。诗的开头用“强学三冬足”形象地描绘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决心,显示出作者的意志与决心。接着,通过“高谈四座倾”表达了其卓越的才能和在社交中的影响力。而“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则巧妙地结合了历史典故,表明了其文学成就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诗中“筹幄尝裨画,星曹仅持名”则反映出作者对自己贡献的自谦,似乎在说自己的才能虽然有名,却不真正体现在实质的成就上。最后一句“生刍才一束,聊寄泪纵横”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说即使是微薄的才能也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忧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强学三冬足:强调作者在寒冷的冬季中坚持学习,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
  2. 高谈四座倾:他的高谈阔论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显示出他在社交场合中的魅力与智慧。
  3. 书成唐北海:提及唐代北海王的文学成就,表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4. 文假汉西京:提到汉代的文化背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5. 筹幄尝裨画:指自己在谋划方面的努力,暗示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
  6. 星曹仅持名:表明自己的名声只是个别的称谓,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实绩。
  7. 生刍才一束:以生草象征自己的才能微薄。
  8. 聊寄泪纵横: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生刍象征才能的微薄,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学问、才能的思考,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士人的高洁情怀与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 三冬:象征艰苦的学习环境。
  • 北海、汉西京:象征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生刍:象征微薄的才能与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韩元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强学三冬足”意指什么?

    • A. 冬天很长
    • B. 在冬天努力学习
    • C. 学问无用
    • D. 冬天不适合学习
  3. “生刍才一束”中,“生刍”象征什么?

    • A. 丰富的才能
    • B. 微薄的才能
    • C. 高尚的品德
    • D. 诗人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白更显豪情万丈,而韩元吉则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诗文集》